第三百三十二章 幸福刚开始

四月下旬的天气,有些闷热。

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组成一个个陌生而和谐的小村子。

这样的移民村,每个县多达二百到三百个。

具体视地形和田亩数量而定。

说是陌生,因为原住民都不在了。

大伙儿都是新人。

从人去楼空,到人满而兴。

只是搭把手,出一膀子力气的事儿。

垮塌的房子,重新建。

年久失修的,翻修一新。

近半个月,各个村的移民在新人村长的带领下。

一起劳作,一起分房。

大家原本空着两手来的。

如今的房屋,田亩,包括一人一担粮食,一家一把锄头,一把菜刀,一把镰刀,两套被褥。

都是东宫,长公主免费发放的。

家家财产都在同一水平线上,就少了嫉妒和攀比。

偶有争吵拌嘴,也在村长的调解下,很快就握手言欢。

不患寡而患不均。

和谐,建立在最基本的公平之上。

月塘村,就是这样的移民村。

村口有棵三四人都合抱不过来的皂角树。

树下有一副大大的石碾子。

北面,是公有的晒麦场。

南面,是五亩大小的一片荷塘。

东西方向,更有终年不息的溪水流进流出。

荷塘月色,因此得名。

月塘村的移民,对新家喜欢的不得了。

那么大的皂角树,全村人洗衣服都不愁用了。

虽说集市上有更好的肥皂和香皂卖。

大家刚被收容到雍丘,集中洗澡、理发、等待分配的那三天。

每家都发了巴掌大一块肥皂,确实比皂角更好用。

但想到一文钱一块,村长家用的香皂更是三文一块。

大家伙儿就舍不得买了。

全家都没几件衣服,节约成习惯了。

荷塘,当然也是公有的。

可每年养的鱼儿,采的鲜藕,不是家家都有份儿么?

更别说,夏日晚上。

在荷塘边,大皂荚树下纳纳凉,吹牛聊天。

那是别的村,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分。

距离麦收,还有十天左右。

趁着清闲,不少人搬着板凳,一早儿就跑来占位子了。

因为,每天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