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三年之期

洪天海想到,当初皇帝秘密联系过回鹘可汗史毕色黄。

这家伙在辽国灭亡的最后时刻,好像并没有动弹。

“陛下,为何不直接派出使者呢?”

司马锐目光深沉。

“派出使者就落了下乘。”

“他们还以为是我大晋难以自保,故意折腾出来的围魏救赵之计!”

“只要商队宣扬得好,以讹传讹,效果远远强于使者。”

他还有一个理由没有明说。

不能落下口实啊!

上次,杨辰杀得御书房血流成河,真的吓着他了。

不管如何折腾,总得更隐秘些才行。

一旦惹怒了那死太监,直接冲进紫禁城,砍了朕的脑袋,朕找谁说理去?

人死了,什么皇图霸业不都成空了?

这种生死不都不在掌握的感觉,朕实在寝食难安呐!

“朕要让所有国家和部族明白,不赶紧行动起来。”

“那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遵命,陛下!”

明廷历五年。

大批银钱砸下去,诺大的江北之地,一片欣欣向荣。

反观大晋,却一日比一日衰弱。

自从山东、河南的大移民开始后,就停不下来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老百姓要跑,大晋根本拦不住。

明廷的内河水军一天比一天强大。

大晋的水军根本不敢阻拦。只要老百姓拿着户籍到了黄江边,就能上船。

更别说陕西路的王子韬,折可述心向明廷,边境根本不设防。

他们不阻止陕西籍百姓移民。

即便四川,荆襄的百姓千里迢迢地赶来,他们也一路护送和资助,不敢让一个人出意外。

仅仅三年时间,明廷的人口暴增两千多万。

河东、河北,大同路,幽州路自不必说。

长城之外的武胜,临潢府都人丁兴旺了。

明军不断地深入辽东北部,土著几乎被斩杀殆尽。

随着条条水泥大道的贯通。

辽东又增加了辽阳路、吉林路和黑水路。

原本计划几年内拥有五百万汉民的辽东,人口直接翻了三倍。

带来的效益堪称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