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黑山贼人

墨君周郎 失眠猫头鹰 2356 字 2022-11-14

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时,青州的百万黄巾军入侵了兖州,转入东平国时,兖州刺史刘岱不听鲍信之劝,强行亲自领兵与黄巾军交战,结果兵败被杀,

当兖州刺史刘岱阵亡的消息传到东郡后,曹操的部将陈宫主动向曹操提议,让自己去说服已故刺史刘岱的别驾、冶中等主要官员,征求这些官员同意让曹操兼任兖州刺史,曹操当下就同意陈宫的提议,让陈宫去执行。

由于曹操战功卓越,尤其是不久前大破黑山贼于毒、眭固及南匈奴单于于夫罗这三大势力,安定整个东郡,于是已故刺史刘岱底下的官员纷纷被陈宫说服,一致同意让曹操兼任兖州刺史,鲍信也是同样的看法,便与州中官吏万潜来到东郡东武阳,迎接太守曹操兼任兖州刺史。

曹操兼任兖州刺史后,承诺会好好的冶理兖州,也会把入侵兖州的黄巾军击溃。

就在曹操率领大军来前线准备作战时,先与鲍信带着几名随员骑马来到东平国寿张县视察战场,不料黄巾军趁机袭击他们,鲍信不敌战死,而曹操凭着自己的本事突围而退。

曹操在突围后,发现黄巾军骁勇精悍,而曹军兵力单薄,自知无法在短时间击溃黄巾军,于是选择先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并设下言明赏罚制度,并且连设奇计,与黄巾军昼夜不停会战,每次都杀伤不少的敌军,最后赢得胜利,黄巾军退出兖州。

曹操战胜黄巾军后,命人在战场上找寻鲍信尸体,可惜始终遍寻不到鲍信尸体,于是曹操回到东郡东武阳后令人用木头雕刻成鲍信人像,并亲自去祭奠,放声大哭。

在鲍信死后,曹操便开始主动向青州黄巾发动进攻,把这些入侵黄巾军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当刘岱的死讯传到长安的朝廷后,朝廷任命京兆人金尚为兖州刺史,金尚来到兖州边境准备赴任时,遭到曹操派军的迎击,使金尚不得南逃依附南阳太守袁术,而此时的袁术已把豫州纳入自己囊中,现在的矛头是指向扬州。

黑山贼余孽自从兖州被曹操军大败后,被迫撤退来到豫州,黑山贼首领私下与袁术见面,双方经过商量后,袁术同意把他们纳入麾下,在豫州提供一个地方安置他们,不过前提是他们要协助袁术夺取扬州。

贼人首领同意袁术提出的条件,他挑选几名小头目带领所属的部队南移,去到扬州,主要是在扬州作乱,于是一万多名黑山贼往扬州九江郡移动。

等到这一万多名黑山贼来到九江后,开始对当地百姓扰乱,让当地的百姓苦不堪言,由于兵力相差悬殊,使得当地官员不敢出兵讨贼。

九江之乱的一切都在袁术的计划之中,袁术要让刺史陈温不得不派人北上来到豫州找他,请求他带着部队来到扬州消灭黑山贼,而袁术就会带着部队去到扬州佯装要讨伐那些黑山贼。

袁术出兵只是和黑山贼做做样子,之后黑山贼会主动向袁术投降,而仁慈的袁术接受黑山贼的投降,并把那些黑山贼纳为旗下。

就在袁术收扁黑山军后,袁术会以保护扬州为理由,顺势将自己旗下的部队驻守在扬州这里,并开始架空刺史陈温的权利,如此一来扬州就纳入袁术自己囊中。

只是袁术万万没想到陈温还没来,金尚就来依附他,让他原本要带兵南下的计划停止,而是准备带兵北上,想要与曹操一决雌雄,而那一万多名在扬州黑山贼余孽,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失去控制,他们开始对九江郡内的百姓奸掳烧杀。。

当黑山贼余孽进攻寿春时,杨州刺史陈温收到消息后,知道自己寡不敌众于是选择带上财物悄悄出城北上,希望能请袁术出手相助,不料陈温出城没多久就被当地贼人拦获,贼人看见陈温所携带的财物不斐后,起了杀人越货之心,于是陈温就命丧贼人之手。

扬州刺史陈温虽然不是被黑山贼杀害,却是因黑山贼入侵扬州而死,当陈温的死讯传开后,九江太守服虔传书给南阳太守袁术,请求袁术带兵来扬州消灭黑山贼,由于袁术认为扬州垂手可得,再加上他将要和曹操一决雌雄,因此没打算急着出兵,不过袁术还术回传书信给服虔,会出兵去到扬州,让黑山贼血债血偿,实际上袁术只是搪塞一下服虔而已。

黑山贼在寿春这里奸掳烧杀后,紧接着来到合肥,他们打算攻占合肥城当作根据地,不过合肥城易守难攻,黑山贼和合肥城守军几次交战下来后,黑山贼折损人数上千,始终无法攻下合肥城,于是他们转而占据巢湖当为根据地。

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五月中旬,此时的周瑜和丑五来到舒城城北二十里远的兵营了解状况,知道黑山贼占据巢湖后,周瑜知道凭自己的本事要消灭这些黑山贼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周瑜全部的兵力只有一千,很难与九千多名黑山贼抗衡,即便把舒县的兵力全部聚集在一起,不到五千名,根本无法消灭这些贼人。

周瑜知道若是让这些黑山贼继续占据巢湖,其后果会不堪设想,因为这些贼人会凭着水路扰乱扬州各地,即便之后聚集讨贼军讨贼,这些贼人也有可人凭着水路优势逃之夭夭,于是周瑜决定要打造船只建立水军。

周瑜将丑五安置于军中后,骑马回到舒城里的冶所找周尚,此时的周尚正好在县冶所大堂里处理公务,当周尚见到周瑜停止手上的工作,来到周瑜面前向周瑜说

“瑜儿,来这有甚么事?”

周瑜向周尚行礼后回

“叔父,侄儿有事想拜托叔父!”

“是何事?”

“侄儿想为族上购船并建置一批水军。”

“为何你要建立水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