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任姜氏正在院子里闲逛,董璃便跟她讲了施粥的事儿。任姜氏自然是一百个答应,“刚好我这身老骨头许久没有动了,趁着这个机会出去走走也好,也难得你们有这份善心。”
说完施粥的事儿,董璃又跟任姜氏在院子里逛了逛。
下晚时分,温度已不像白日里那么高,任姜氏在屋子闷了一天,现在这个时候刚好出来透透气,也是锻炼一下身体。
董璃思量了会儿,小秋的婚事她是放在心上的,但她要忙的事情也很多,若是任姜氏能帮忙掌掌眼的话,那就更好了。
当然,也可以这事儿也可以找董母,董母势必也会尽心尽力,而且应该会比任姜氏更上心。但若她真这样做的话,只怕董母也不会答应,说不定还会给她一个脑刮子。
小秋如今算是任府的人,有事也该是任姜氏来管,怎么能跳跃过去,交到董母手上?
真要这么做了,肯定会影响任姜氏与董璃的婆媳关系。
这么一琢磨,董璃就打消了去找董母的想法,而是将这事儿跟任姜氏说了。
任姜氏听完以后,自是满口答应。
她现在就是闲的慌,整日里除了念经打坐以外,也就是出来溜达溜达,连个能上心的事儿都没有。
她也知道董璃跟小秋之间的感情不是一般的小姐与丫鬟,董璃是真心将小秋当自己人看,因此很是保证说一定会帮小秋找个不错的好人家。
既然任姜氏应承了下来,董璃也就放心了。倒是远远跟在后面的小秋,偶尔听到个只言片语,害羞的不得了。
第二卷第七十二章布施
第七十二章布施
过了两日,城里的灾民越发多了起来,董璃在出府或回府的路上,总是会见到一些拿着破碗衣衫褴褛的人。
回去便跟任姜氏说了外面的情况,任姜氏自是义不容辞,说明日便准备施粥的事儿。地方自然是董璃已经找好了的。
其实往年任姜氏偶尔也会做些善事,例如在某些特殊的节庆日,准备一些当时的美食施舍给需要的人家,也算是做一份善事,尽一份心。
前一天晚上,董璃就已经跟特地雇来的工人说好,第二日需要早起,因为需要的粥肯定是很多的,不能准备的不够,所以需要早些时候起来准备。若是到时候出了岔子,不够了,也好及时准备上。
第二天,董璃早早的就去了织云坊,准备把铺子里的事情安排好以后,也去粥棚那儿看看。
她可还没见过一群人一起领粥的架势,至多在前世的电视里看过,可那毕竟不太真切。
柳玉儿竟也比往日早了很多,两人在铺子里遇到的时候,相视而笑,不用多言就明白彼此是自己值得信赖的人,也是自己认定一生的知己。
“不行,我要去粥棚去看看,工坊你去。”柳玉儿跺着脚不同意董璃的决定。
董璃可不像柳玉儿那么容易气恼,继续认真的翻看着账簿,口中淡定的道:“粥棚又不是一日两日,今日就我先去看吧,你先去工坊照看着,何必跟我争这一天呢?”
柳玉儿可不为所动,“反正不是一日两日,那你就让着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