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真好”
“这唱得也太好了。”
“呦,那词写得也够妙的了。”
任谁都没有想到,第二天这首曲子就在帝都流传开来,街头巷尾到处都在传唱,肖晴的名字也因为这曲歌而响彻帝都。从此红楼每天都人满为患,都是为了亲耳听肖晴弹唱的人,大家称肖晴为“乐神”
……
在贵宾阁内,江涵正陪着两位客人,一位四十多岁一身华服,气度不凡的女人,双眉斜飞,一双凤目不怒而威;一位六旬老者,一身道装,慈眉善目,一张圆圆的胖脸,给人的感觉时时刻刻她都是一脸的微笑。江涵从一开始就仔细地竖着耳朵听着肖晴所唱得每一句,此刻他正喃喃地念叨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好美的词啊。”
那位华服的中年人,笑着对江涵说:“江楼主,没想到你居然招到了一位这么出色的琴师,不光是琴弹得好,歌唱得好,这词更是谱得好啊。”
“陛下太夸讲了。”江涵面上带着淡笑。
“不知江楼可否将她请进来,再为我们弹上一曲,可否?”那位道装老人很有兴致。
“难得清风大师有如此雅兴,江楼主就不要拒绝了。”女皇看着江涵。
江涵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楼下的人在喊:“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肖晴的声音:“各位,我是今天刚来红楼的琴师,虽然与江楼主有过约定,一天只弹一曲。但今天既是第一天,那么索兴我就为大家破个例,再弹一曲,不过下不为例哟,只此一次。以后若是大家还想听我的曲子,可以来我们红楼嘛。”
那清风大师在贵宾厅中听到肖晴的声音,推门立在二层的台阶之上:“小友,可否为老妇弹唱一曲?”
肖晴打量了一下清风大师,没有说同意也没有拒绝,直接坐在台上,调好曲调,一阵悦耳的声音传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曲方了,清风大师哈哈一笑:“好一个‘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小友,不错,我们日后还会见面的。”
“呵呵,我很期待!”肖晴也笑着说。
清风大师重新回到贵宾厅,“江楼主啊,你招得这个琴师很不错,好久没有遇到过这么有趣的人了,哈哈,我很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