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这就封侯了?

随着一个个名字出现在卷轴上,刺史们交头接耳,眉头紧锁。

这榜单上的名字,每一个他们都不陌生。

甚至那些恶事具体到了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证人。

“这些不知所谓的罪责是何人所定?”

崔泽问道。

湘南道沙州的刺史可是他崔泽。

但他这位刺史可没听判司提过钱得乐的问题。

由此他确定,谢晚晴这什么榜单上的罪责肯定是道听途说来的。

“有这些苦主的证言还不够吗?至于是谁,这些崔大人就不需要知道了。”

“陈留。”

谢晚晴接道。

“在。”

“将准备好的卷轴全都张贴出去,让百姓们看看,这些道貌岸然的粮商背后,都做了些什么见不得人心的事。”

“慢着!”

崔泽不悦道,“谢大人,这些都是地方州府上的案情,未经有司便定人罪责,怕是有些僭越了吧?况且,此举有毁人名誉的嫌疑,不太妥当吧?”

“崔大人说的不错,岂能道听途说就给人定罪,还广而告之,这岂不是寒了那些为民办事的人心吗。”

“是啊,要是谢大人这般一言堂,那还要我们这些刺史、判司干什么?”

不少刺史附和道。

“怎么,莫非各位大人愿意为这些人作保?诸位若是肯画押作保,本官倒是可以考虑将被保之人名字撤下来。”

半晌,无人回话。

谢晚晴嘴角噙着冷笑,朝陈留说道:“愣着干嘛,贴!”

随着谢晚晴的一声“贴”,早就备好多时的黑心榜单,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各地衙门与城门处贴了出去。

李思怕这种涉及权贵大贾的新鲜事,百姓不敢议论,还专门派人提醒谢晚晴,让她安排人带节奏。

事实证明李思低估了百姓苦粮商已久的积怨。

如今有官府撑腰,顷刻间民怨沸腾。

许多榜单上并未提及的罪证都冒了出来。

谢晚晴安排的混在百姓中的人便默默记下,跟上那些哭诉着的百姓,一一记录下来。

消息传到粮商耳中。

最初他们是不屑一顾,一副刁民能成什么事。

可随着百姓聚集在他们粮店前讨要说法,不知谁一句“乡亲们,抢回我们自己的粮食”,冲突便爆发了。

粮店是有打手的。

可这些打手面对汹涌的民意,转身就加入哄抢的队列。

美其名曰,保护东家粮食。

这年头,谁会嫌弃家里粮食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