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法道规则(求订阅、票票)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214 字 2022-11-20

秦王政行向偏殿另一处,周清跟随。

“大王是准备保留秦国此法,落于山东诸地?”

王兄既然有此言,周清觉得自己还是明悟的。

秦国的赋税,的确沉重。

五口之家,有百亩之田,一亩所收粮食一石,百亩便是百石,什一之税便是直接拿走十石。

而后还有户赋!

按照五口之家来算,一人要有百二十半两钱财,五人便是六百,依照如今的粮食价格。

六百半两钱,可以购买二十石粮食。

所收的百石便是被拿走有三十石了,再加上其余的杂乱赋税,尤其是至秦国惠文先王之后,东出函谷,战乱不断。

杂乱赋税增多,几乎也有二十石头左右,如此,五口之家一年所得,泰半入官府手中。

这一点的确……略重。

还有徭役之法,这是属于无偿的征发劳作,给予修筑长城、水利、道路、戍边……。

赋税、徭役加在一处,使得秦国百多年来,实力逐步增强,当然……这是所有老秦人一起做下的功劳。

没有百多年来老秦人的风险,秦国很难有今日。

商君之策,将老秦人之力落在秦国一统天下上,不愧为乾坤巨匠,相较于山东诸国得赋税之策。

明显秦国有着足够的优点,起码从王兄的角度来看,有着足够的优点。

“不错!”

“或有小改,大体如此。”

“寡人之意,乃是一览商君之法,汇同百多年来的变化,对照山东诸国的策略。”

“行一天下之策。”

秦王政没有反驳什么,颔首以对。

商君这般之法助力秦国一统天下,已然表明其强大之处,表明其独到之处。

果然山东诸国的那些东西有用,何以现在被秦国所灭。

“相邦之意如何?”

周清微微一笑。

没有在这个策略上多做评价,当即语落另外一人。

王绾!

其人出至文信候吕不韦手下,更是参与过《吕氏春秋》的编撰,治国方略倾向于吕不韦的那一套。

吕不韦是什么策略?

较之商君之法,更为怀柔宽容,尤其是对于商贾更加的宽容,还有将民众的赋税减免不少。

主张王道、兵道,相对于法家的苛刻,多了一丝宽容,根据《吕氏春秋》之言。

长平之战后,秦国攻灭六国并不难。

难的是一天下之后如何做?

吕不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在《吕氏春秋》中,兼儒墨,合名法,行道家无为之道,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缓和山东诸国对于秦国的敌视,休养生息,而后将山东诸地、诸人纳入秦国。

却是王兄亲政以后,将吕不韦之策彻底废去,几乎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再行商君之法。

王绾为相邦,一直以来,也是主张怀柔对待被攻灭的山东诸地,眼下,也应该有自己的东西了。

“王绾!”

“……武真侯既有此问,当明白相邦之意!”

于王弟这个问题,秦王政眉目一挑,王绾的奏章文书近年来,早有呈送。

其上所言同自己所想,略有迥异。

多文信候吕不韦之策。

不入商君之法。

为之不喜。

“哈哈哈,玄清似乎明白了。”

“相对于大王所属商君之法,相邦更属意怀柔宽松之政,大王以为不妥?”

周清轻轻一笑。

“寡人并未觉得不妥。”

“何为怀柔宽松之政?”

“今大秦刚攻灭山东诸国,诸地不稳,诸国之人不稳,此刻若然宽松,诸国之人当以为秦国力弱。”

“或有不测之结果!”

“待诸地安稳,一切自当有变。”

“武真侯以为如何?”

秦王政应道。

秦法之根基,身为秦国之主,如何不清楚。

正是因为清楚,才不能够放松,秦国因之以成诸夏共主,那就是妙处。

而且,接下来诸夏间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不合怀柔宽松,法治之下,无所谓怀柔宽松。

“商君之法,通行秦国百多年,助力秦国从西陲小国,到如今成就一统天下之国。”

“其法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