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巩固军队对伽贝拉边境地区的控制,这里距离教廷的传统势力范围不远,补给方便,能以逸待劳地等待伽贝拉人夺回失地的进攻,然后一次次地粉碎他们的企图,持续地给伽贝拉帝国放血,最终迫使其低头求和,再次承认教廷在宗教方面的权威。

进攻派与逼和派争执不下,大家一起将目光投向了沉默不语的老将军韦伯斯特,都希望从他那里得到支持。

自经历了角湾的失败后,韦伯斯特和他的部下们被教廷赎回来,立刻投入到对伽贝拉的军事行动中。

作为一个败军之将,韦伯斯特觉得自己应该为失去角湾担负责任,当有声音提议他继续担任进攻伽贝拉的军队统帅时,韦伯斯特坚决地拒绝了。

于是他被任命为新统帅塞尔万·哈蒙德的副手,利用其丰富的战争经验在其身边出谋划策。

众人争论时,韦伯斯特没有参与,而是站在一副巨大的地图前细细筹划,当注意到人们已经齐齐看向他后,韦伯斯特叹了声气。

随即说出自己的观点:“我不主张深入,太远了!战象军团中已经有许多大象出现了不健康状况,继续深入帝国境内会更加恶化的。”

逼和派们又获得一位老将的支持,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进攻派的核心人物——安东尼·爱德华兹,教廷最年轻的枢机司铎——猛地一拍桌子,愤怒地站起来,声音如雷霆般在大堂内回荡:“我们已在乌索拉平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这是天父赐予我们的良机!难道要因为几头战象的软弱,就放弃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吗?我们必须乘胜追击,直捣伽贝拉帝国的心脏,让他们的皇帝跪倒在教廷的旗帜下!”

他的话语激起了进攻派们的共鸣,他们纷纷高呼:“进军!进军!为了光明之主的荣耀!”

自角湾回来后又生了许多白头发的的韦伯斯特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众人。他的声音虽不如安东尼·爱德华兹那般洪亮,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安东尼,你的热情令人敬佩,但你的鲁莽却可能葬送我们的胜利。战象是我们最强大的武器,如今它们因水土不服而生病,若继续深入敌境,只会让它们白白牺牲。如果要打到帝都,我们很可能会承受战象损失殆尽的后果,它们的成长周期和训练周期都很长,再次恢复实力都不知道要多少年后了。但如果我们呆在边境地带,可以让战象们轮流参加战斗,将患病的送到后方休养,这能保证我们始终持有这支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