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并非在解放后才出现,在此之前,国内很多名人,以及更早时候的康有为、谭嗣同等人,都在试图将繁体字简化。
其依据就是我国传统书法中的破体、俗体和小写。
这些字体早在汉代就出现了,历代书法中也不鲜见。
只是解放后政府在全国推行简体字,人们才认为简体字只有在解放后才出现。
简写的“双”和“龙”在魏碑中就出现过。
而“龙”字更在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类似简体的写法。
这里瓷器上的简写,应该是制作者留下的招牌记号,就像花押一样。
其实从书法中演变而来的“简体字”,在明清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在民间开始使用。
当时简体和繁体并行,因此民间工匠在瓷器上,使用简写的“双龙”也在情理之中。
此前一些古代瓷器上,也曾发现过以简体字作为标记的情况。
比如陈文哲在神都买过的两件瓷器,都以为是现代人仿造的时候,出现的错误。
其实,那就是古代人无意之中弄出来的,属于真正的古董。
说到碗礁一号,还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因为这条沉船,对于发掘海底沉船,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当然,陈文哲关注这条船,主要是这条船上的谜团不少,也是因为这条船上发现的瓷器,很多都是保存和好的精美瓷器。
更何况,这还很可能是康熙时期,景镇出产的精品瓷器。
要知道,景镇那个时候就是御窑厂,既然是精品,就不会比官窑器差多少。
这样一来,这条船的价值就很高了。
碗礁一号是一艘木船,沉没在水下大约10米左右的地方。
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其船体掩埋在泥沙之中,只能看到部分船板和船舷。
当时发现的时候,甚至都无法测出具体大小。
当然,倾覆的古代沉船,肯定会有大量瓷器散落在沉船附近海底的瓷器。
这次瓷器暴露在海水之中,经过几百年的时光洗礼,肯定会出现残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