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微调一下配方

其中孔雀绿釉的器型多为锥把瓶、撇口瓶、观音瓶、天球瓶和洗子等文房用具,以及狮子、鹦鹉等摆件。

这些陈文哲都可以做一些,特别是摆件,原来陈文哲还真没有做过多少。

只不过他原来学过玻璃器型的摆件,现在做瓷器摆件,还是孔雀绿釉瓷器摆件,也好像没有什么难度。

不管有没有难度,做任何新品种的瓷器,最好还是从简单的器型开始。

毕竟是试烧,看看最终烧制出来的颜色怎么样,所以最开始为了追求速度,最好还是做碗盘碟。

当然,碗盘碟也不是随便做的,陈文哲最先仿制了几件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碗。

至于为什么,难道他还能说,张股那小子做碗的速度太快,只要他这边稍微有点想法,他就开始研究着给提供器胚。

既然有现场的器胚,他还用麻烦的自己做?

孔雀绿釉碗肯定是一种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的低温色釉。

因为以铜为着色剂,釉色有深、浅两种。

在这里,就需要自己把握,这也是试烧的目的。

拿起一只碗胚,手指摸上去,器壁光滑、均匀,质地坚硬,张股做的还算不错。

这种孔雀绿釉碗做起来也简单,毕竟是撇口,弧壁,瘦底,圈足,而且还不用写款。

碗内壁及圈足内,施青白色釉,外壁施孔雀绿釉,近足处暗划仰莲瓣纹。

这种碗虽未署款识,但其典型的正德宫碗式造型,和器足内施淡青白釉的特征,均能表明其为正德官窑器。

明代正德时期孔雀绿釉的烧制,达到鼎盛阶段,所以,要想仿烧成功,之后烧制出来的色泽,必须要青翠鲜艳。

这些孔雀绿釉碗个头不算小,均是高66,口径162,足径65。

做的顺手,陈文哲就把他能想到的釉料配方,全都做了一遍。

一只碗,一种釉料配方,反正做的速度快,稍微干一干,就可以入窑烧制,等第二天早上,什么结果就完全清楚了。

等这一批碗的烧制结果出来,之后他在根据传承经验,微调一下配方,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

就这样,本来他只打算制作三只孔雀绿釉碗的,可最终却做了十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