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陈文哲也不想的太远,他就想要稍微有点创新。
而创新之中,器型的创新不容易,但是纹饰的创新,是不是就要简单点?
历朝历代以来,瓷器制作的纹饰很多、很杂。
但是,图形有准确的种类、数量吗?
肯定没有,稍微变形,就是一种新的图形纹饰。
但是,要创新,还要被世人认可,这可不简单。
陈文哲刚开始只是练手,他想要做一些特殊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他想留下一些,具有全新面貌的定瓷作品给后人。
于是,在掌握了定窑传统装饰技法之后,开始重起炉灶。
他从造型设计、装饰语言、构图方式等方面入手,开始尝试创作一些新的作品。
这一段时间,他看过当代大家的作品,也学习过各时期的经典,更是研读陶瓷专业方面的书籍。
可是,想要推陈出新,却不是那么容易,比如设计什么样的图案好呢?
幸亏陈文哲早就想法,所以在憋了两天之后,他终于有了创作灵感。
他决定设计一副能体现万物复苏、候鸟北还的作品。
最典型的候鸟就是大雁,可是,他却对自己笔下的大雁不太满意。
“感觉笨笨的、胖胖的,缺乏灵性。”
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他决定把大雁改成天鹅。
可是,要怎样才能把天鹅优美的曲线,体现在定瓷上呢?
这一段时间,陈文哲无论在哪、干什么,都会带着自己的素写本,以便于随时把浮现于脑海中的灵感记录在纸上。
万一灵光一闪,他就有了新的设计呢?
木纹、铭文、波浪纹、几何纹、流线纹,无数种纹饰,不停的在陈文哲的脑海之中翻滚。
最后,全都可以衍化在一种固有的纹饰之上。
以天鹅为载体,简化、抽象画、流线化,最终得到美丽的图案,就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