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四章热销到断货

古人是如何避暑的呢?所以,什么竹夫人、瓷枕就应运而生了。

可以说瓷枕是刚需,所以一被发明出来,就立即火爆整个古代社会。

既然火爆了,古代流传下来的瓷枕,就不可能只有孩儿枕。

只不过是定窑孩儿枕比较出名罢了,其他瓷枕虽然稍微弱了一点名声,但是也算是十分有名。

陈文哲的手艺还算不错,只是制作一件孩儿枕,速度还算快。

毕竟除了上釉,其他工艺对他来说都很简单。

比如练泥、雕刻,之后才是上釉、烧制。

再说,之前他可是用孩儿枕练过手。

随着手熟,他再做孩儿枕,就真的不难了。

所以,他做着做着,就发现数量比较多。

而等上釉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全部上白釉,这也太单调了。

所以,金彩可以用一下,红釉、绿釉、黑釉,都可以用一下。

当然,单纯用黑釉制作瓷枕,感觉有点不对劲。

如果是用来消暑的话,其实用绿釉最好。

而这样的作品,现代也有存世古董。

在州泰市博物馆内,就收藏有一件古人纳凉“利器”——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

它形似如意,为宋代瓷器,至今也有约千年历史。

如今看来,它的实用价值已经日趋消失。

然而,它所蕴含的造型,以及绘画艺术的美,却随着时间沉淀了下来,让人惊叹。

“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李清照的《醉花阴》,被人称为一句一个“凉”字。

其中第四句中的“凉”就在于“玉枕”。

这里的玉枕,并非玉石所制,而是指瓷枕,它是古人夏日消暑的必备之物。

这一件绿釉瓷枕,它的全名叫做绿釉如意形蕉叶纹枕,烧制于宋代。

它长285厘米,宽245厘米,高73厘米至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