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页

闺中记 八月薇妮 429 字 2022-11-24

灵雨早也忙替她披了一件外裳,才略整理妥当,赵黼已经进了门来。

白清辉注定是空走一遭儿,只因赵黼曾对她说:那凶手是想杀人灭口。

云鬟不信这一句,但是更怕这一句。

她想知道一个答案,又怕那个答案成真。

当时,晏王殿下早就亡故,而太子因为宫内丑闻而见弃于皇帝,底下恒王蠢蠢欲动。

只有静王爷依旧淡然如故,但是……私底下,向来跟太子不对付的沈相沈正引,却毫无疑问是静王一派的。

毕竟沈府最小的女孩儿沈妙英,正是当时的静王妃。

而朝中有些拥戴静王的人,也不在少数。

只不过大臣们并不敢公开表明罢了。毕竟按照长幼之序,纵然太子倒下,自是恒王优先考虑。

至于“江夏王”赵黼……

其实却也是个不容被小觑的人物。

赵黼虽然打小儿游离京城之外,少年时候晏王夫妇又相继亡故,然而他却是一代军事天才,征战西北,屡建战功。

更因为江夏口一战,以五百部属战水贼三千,竟将为祸数年的贼匪杀的丢盔弃甲,尸体落在河中,将河道都堵塞了,连着一天一夜,河水都是红色的。

故而皇帝闻听战果,龙颜大悦,特封为“江夏王”。

这三字,便有着嘉奖彰显赵黼战绩之意,但凡闻听的人,不由便会想到当日那一场以寡敌众的大捷,以及那从血海里头蹈出来的 江夏王赵黼。

渐渐地,兵部众属都也有些倾向赵黼,不知从何时起,朝中军权竟渐渐地握在了他的手中。

因此自然会有许多非议。

只因赵黼虽能征善战,但在外传说里,他的性情暴戾,杀人如麻,是个极为可怕之人。

而在京内,随着年纪越长,他的性情越发阴鸷,行事无忌,随心所欲,不入正统,且又手握大权。

所以从百姓到朝臣,对他的畏惧竟大过于敬。

若不是因他凤子龙孙的身份,又加上皇帝跟静王都护着,只怕早就有无数的弹劾把他埋了。

但就算是皇族中人,在太子摇摇欲坠的关键时刻,赵黼的存在,还是不免引发了一些人的疑嫉之意。

虽然明面上,他是不管太子还是恒王都急欲拉拢的人,至于静王,倒是不必拉拢,因为他们关系向来极好。

据说在晏王夫妇身亡之后,赵黼悲伤过度,无法自持,多亏静王从中安抚开解,他才渐渐重整精神。

而面对众人的非议,静王也从来都站在赵黼一边儿,替他开解调停,一片拳拳维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