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皇帝陛下

武夫 平生未知寒 5977 字 2022-11-26

“柳半壁,你他娘的最好真练出一个剑仙来,不然别怪老夫看不起你!”

“承先生吉言!”

其实最后,让院长之后在外人面前提及柳半壁便没有什么好脸色的,不是因为他不读书改而去练剑,也不是因为他非要跑到北方去杀妖,更不是因为他最后真的练成了一个剑仙打了院长的脸,而是院长知道,他从那天起,真的就一本书都不读了。

他不是读书人了。

那可是之前自己千挑万选的读书种子啊。

直至今日,他还记得,自己在那乡野田间遇到那个小家伙,当初那个少年站在自己面前,一脸嬉皮笑脸,“敢问先生学问,比起来私塾陈先生的学问如何?”

当时院长也笑眯眯说道:“就懂一点学问,比你现在的先生,学问高出一点。”

天知道,那会儿的院长到底有多谦虚。

“柳半壁……”

院长叹了口气,轻声道:“有本事就别他娘的死在漠北。”

说完这句话,院长掌心雪花正好消散,化作雪水,滚落湖畔。

良久之后,院长抬头,看向湖畔,那边出现一个书生,同样半夜睡不着,同样在这边缓行。

两人对视一眼,院长往嘴里丢了一颗炒黄豆,不发一言。

魏序犹豫片刻,来到这边,对自家先生拱手行礼,然后问道:“先生有心事,半夜睡不着?”

作为这些年唯一侍奉在院长身旁的人,魏序自然知晓院长的习惯,他半夜不修行,只能是睡觉。

可雷打不动晚上睡觉的院长此刻居然在游湖,自然有心事。

院长没有回答这个学生的问题,反倒是问道:“你也有心事?”

魏序沉默片刻,轻声道:“不能告于先生。”

院长呵呵一笑,早知如此,眼前学生,他很是清楚性情,平日里看着温和,但实际上性子极为倔强,若是认定什么,便自然不会改变,听不得别人劝,也不会主动与别人说。

既然他已经主动说不能说,院长也就不再去问,而是笑道:“夜雪好看,去温两壶酒喝一喝。”

说完这句话,院长主动朝着湖心走去,魏序则是转身去准备炉子和酒。

不多时,两人重新在亭下相遇,而后院长让魏序坐下。

炉子则是在石桌上,给两人带来阵阵暖意。

魏序取酒给院长倒了一碗,然后便要起身。

院长淡然道:“你我师徒两人,好似很久没有好好喝过一场酒了。”

魏序一怔,随即明白了自家先生的意思,也就不起身,而是给自己倒了一碗酒,沉默不语。

“早些年遇到你的时候,我便说过,我辈读书人,聪明没关系,但不要心思太重,算计太多,这样活得不痛快,读书也很难读到真意。”

院长喝了口酒,淡淡道:“你修行天赋高,也聪明,可惜就是生在了魏氏,高门大族里,人活得累,你又想得多,要是不及早抽身出来,你觉着你还能做几年读书人?”

魏序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喝了口酒,放下酒碗,这才轻声道:“老师说得对,可学生却无法如老师所想。”

院长端着酒碗,笑道:“不强求,我这个所谓的读书人领袖,开口劝人的时候,总有很多人点头如小鸡啄米一般,可谁又知道,我这些学生,可没太多人听我这个老师的话。”

魏序看着自家先生,神情复杂,开口说道:“之前只是在书中见过,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后来才知道,天底下最身不由己的不是那些所谓的江湖客,而是身在高门大族里的世家子弟。”

院长摇头道:“这话没意思,不如喝酒。”

魏序苦涩一笑,他本来想要说些心底的话给自家先生听听,不过想想也是,像是自家先生这样的人,天底下的道理哪里有他不知道的,天底下的事情,又有什么是他想不清楚的?

他不想听,不想去说,便自然有自家先生的道理。

魏序想通这点,便不再多说,而是沉默喝酒。

两壶酒不算多,要不了多久,便喝了大半,院长神态依旧,魏序却脸颊微红,有些醉意。

和自家先生一起喝酒,那自然而然是不能用修为去化开酒劲的,故而只能靠本身酒量,魏序酒量不算好,一直不算。

“说起来,我这个做先生的是不是很失败?”

院长忽然看向魏序,有些无奈,还有些伤感。

魏序有些疑惑,但还是认真说道:“依着学生来看,先生不管怎么说,都说不上是失败,在学生眼里,先生便是最好的先生。”

院长却没有理会他,只是自顾自说道:“我这一生收了很多弟子,其实都不错,每个人都有所长,我都知道,也很喜欢,先生学生,本是一路同行罢了,可走走停停,哪里又能想得到呢,同行之人总要分别,不过是前后而已,最开始想着不过些许学生,走了也就走了,毕竟是人各有志嘛,但后来哪里能想到,走了些年,再怎么打眼一看,身后从者也寥寥无几。”

“决意收你小师妹作为关门弟子的时候,我真想过很多,一个女子作为关门弟子大概会有不少人说闲话,但我不在意,只要她肯好好读书,也是极好,但哪里想得到,她才入门多久,便已经想着要去做一个剑修了。”

魏序反驳道:“先生这话没道理,小师妹练剑,却不见得一定要去做剑修之后便不是读书人了。”

院长看向魏序,淡然道:“我自然也知道,不过是担心罢了,柳半壁那小子便是前车之鉴,读书读书还真让他读魔怔了,继而连一点好的东西都不要了,仿佛只要是书上的道理,对于他来说,全然便没有道理。”

谈及那位同门,魏序便只能沉默。

院长笑了笑,两人之间的那点小情绪,他自然知晓,但不想说透。

“我如今只是在想,我现在身后的家伙已经不多了,要是有一日一个都剩不下,我又有什么面目去见我那位先生呢?”

院长有些惆怅,看着眼前的魏序,有些感慨。

这位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继任书院最好人选的书生在院长看来,却不见得真的是最好。

读书人三个字,不是在读书,能知晓书上道理便能被称呼为读书人的。

说了好些话的院长有些乏了,揉了揉眼睛,轻声道:“前半夜做了个梦,梦见万天宫那个老不死的给我托梦,说他这会儿是悟到些东西,我问他是什么的时候,他却说要我去猜,我气得抓起路旁的石头就给了他一下子。”

说完这句话,院长又有些疲倦说道:“这家伙早走一步,不然我今天就出门去万天宫要他好看。”

其实这话说得莫名其妙,但实际上却有些伤感。

魏序沉默很久,终于开口问道:“敢问先生,以后若是遇到了不得不选,却又不知道该怎么选的时候,怎么办?”

院长转头看向他,喝了碗里最后的半碗酒,平静道:“有很多东西都是好东西,喜欢想要,无法抗拒,这谁又能说些什么?”

魏序看着院长,欲言又止。

院长继续说道:“能如此选,并觉得选了没错,那是寻常人,知道如此选没错,却不去选,这才是真人。”

说完这句话,院长指了指自己的心口,不再说话。

魏序不知道是否明白院长的真意,只是沉默许久之后,才缓缓起身,认真行礼,说道:“学生受教。”

院长呵呵一笑,并不多说。

……

……

神都大雪,书院湖畔的那座小院,门前干干净净。

谢南渡坐在屋檐下,身前放了一个炉子,修行到了她的境界,便早就已经寒暑不侵,但仍旧习惯于在冬日生个炉子,好似能给她带来些许暖意。

她身前有些这些日子送来的邸报,都是谢氏那边传来的,只是她最关心的北境,这一次消息却不多。

北境的大战,好似关系太大,军报都是依着最绝密的手段传来神都的,一般外人根本不知道,即便是各大家族在北境安插的暗桩,在这一刻,都没有能将任何消息传出来,只是隐约有些消息,说是这场大战,大梁朝这边,并未有任何败势。

谢南渡伸手将那份邸报丢入火炉里,然后便很快想起了另外一桩事情。

大梁皇帝说是修行到了紧要关头,已经闭关数日了,这些日子的朝政全部由着大皇子处理,百官最开始还觉得没什么,大梁皇帝是大梁的皇帝,但同样也是一位强大的武夫,既然还在修行,那便肯定是有遇到难关的时候,但不过数日,朝臣们渐渐便觉得有些不对,如今神都,已经是暗流涌动。

谢南渡收回目光,将这一份邸报同样是丢入火炉,这才看向远处,平静地有些不像话。

如今的神都,暗流涌动,对于整个大梁来说,不太像是一件好事。

“史册上写过很多类似的故事,陛下得位不正,若是真是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很多人不见得不会乐见其成。”

谢南渡看向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院门口的魏序。

魏序站在大雪中,却没有一片雪花能够落到他的身上。

这位出身魏氏的书生看向谢南渡,问道:“倘若真有风起云涌,暗流变成了波涛,谢氏会怎么选?”

谢南渡看着魏序,平静道:“那魏师兄又会怎么选?”

魏序转移话题问道:“那个少年呢,什么时候回神都?”

谢南渡摇头道:“天知道。”

——

痴心观,今夜也是大雪磅礴,这座看似寻常的破落道观此刻被大雪覆盖,反倒是多出了些别样美好,一个中年道人在雪夜里缓慢回山,在山道之上缓行的时候,也没有任何一个观中道士能够察觉得到他的踪迹,不过等到他刚刚踏足那座道观门口的时候,有个道士早就在这里等他多时。

看了一眼那个早知道他在何时会回山的道士,中年道人沉默片刻,还是很快便行礼,平静道:“见过观主师兄。”

中年道人虽然是这痴心观里的掌律真人,但始终在这位观主面前既是师弟,又是下属。

观主看了自己这个师弟一眼,淡然道:“下山一趟,大概有所得?”

中年道人沉默不语,不做回答。

观主继续缓慢开口,说道:“受了这么重的伤,何人出手?”

观主感慨道:“虽说你不喜欢我这个师兄,但既然你是我的师弟,我这个师兄便该管就要管。”

中年道人缓慢摇头,轻声道:“此事我自己心中知晓,不劳观主费心。”

这一次,他连师兄两个字都省去了,没有去讲。

观主却不在意,平静道:“既然你如此坚持,我又能说些什么?只是此事可以不计较,你私自下山,已经触犯门规,又该如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