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说道:“刘孝良身为赘婿,暗害父母妻儿,还敢在本府面前砌词狡辩,来人哪,重打五十大板!看你招还是不招!”

“威——武——”公堂两侧的衙差用水火棍在地上啪啪啪地击打出声。

另有四个五大三粗的衙役上前,两个按住刘孝良,另外两人就各持一根板子开打。

只听得啪啪啪几板子下去,刘孝良就痛得哇哇大叫。

白小凡看得不由咋舌,小声地问白玉堂:“包大人断案……都这么简单……哦不,直接干脆的吗?若是他不肯招,那怎么办?”

白玉堂挑挑眉,无所谓地说道:“那就继续打啊。他以为死无对证,可包大人有天眼可见因果,他是瞒不过包大人的。”

好吧,原来你们是知道结果,所以倒推出他是凶手,也不用搜集什么证据,只要打到他认就行……这时代的律法断案,都是这么简单粗暴的吗?

其实宋代司法审判中用的最广泛的,就是证人证言,也就是言词证据。这就对审判者的水平要求很高,如果不能分辨证词真伪,就难免出现“葫芦官判糊涂案”之事。

而其他的验尸报告等物证,往往作为判断证词真伪的证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察情分辨证据证词真伪,推断案情,才能最后定案。

可这个世界,并非纯粹凡人的世界,糅合了这么多人鬼妖的,包拯甚至连天眼都开了,那简直比某岛小学生的推理还要神,瞪谁谁是凶手,就省去了许多查案的过程。

于是结果就是打到刘孝良吐血,不招都不行,这年头,可没人替他打什么刑讯逼供的官司,更何况他也算不得屈打成招,怪只怪他以凡人之身,怼上了一群妖怪神仙的,就算说得再天花乱坠理直气壮,人家一看因果线,嗬,打吧!

他这一招供,白玉堂也放了李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