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新旧

“弘度,我的造船厂现在怎么样?”王文佐突然问道。

“还是老样子!”崔弘度赶忙应道:“船棚和船坞都还好,不过大部分工匠都离开了!”

“为何?他们去哪里了?”

“都回乡种地去了!”崔弘度苦笑道:“仗都打完了,没有那么多船要造,他们总要养家糊口!”

“好吧!”王文佐失望的叹了口气,他知道崔弘度说的是实话,刚刚结束三年内战的百济是一个极度贫穷的国家,用“家无斗储”来形容并不过分,一个这样的国家肯定是养不起太多的非农业人口的——造船工匠也不会例外。

“那准备几条大一点的船吧!”王文佐道:“先派一个使团前往倭国,为表达善意,同时送过去一百名俘虏!”

“好,我立刻就去准备!”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戍卒轮替的事情!”王文佐沉声道:“我和刘仁轨刘使君在长安时商量过了,朝廷应该会在今年九月份让这批戍守的人马回国!”

“那就是秋收之后了?”崔弘度问道。

“对,府库里能多点粮食,国内军府也能多抽几个人!”王文佐笑了笑:“崔弘度你们几个有时间去各营转转,看看有多少愿意留下来的!”

“恐怕没什么人愿意留下来!”崔弘度摇了摇头:“就算您发薪饷也用处不大,这里太危险,距离家乡也太远了!”

“好吧!”王文佐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不过他知道崔弘度说的是实话,崔弘度他们愿意留下来是因为可以在百济当大地主,其他府兵凭啥留百济呢?就算是发薪饷,问题是这些府兵还真不是穷人,恰恰相反,人家至少是中等以上的农户,不少人家中还有奴仆田客的,在老家经营自己家的田庄总比冒掉脑袋的危险在百济拿这点死工资强多了吧?

“那就只有努力操练我带来的这两千人了!”王文佐叹了口气:“还有桑丘、袁飞,你们两个对效忠于莪的人也要检点一下,等过段时间我要在泗沘城外组织一次围猎!”

“遵命!”袁飞和桑丘赶忙应道,崔弘度等人脸上都露出一丝喜色,王文佐这么做显然是为了检阅手头上可用的力量,这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好事。

物部连熊和守君大石交换了一下眼色,齐声道:“若是要讨伐中大兄皇子的话,我们愿意领部众为前驱!”

“现在谈用兵还早!”王文佐笑着摆了摆手:“没有粮食呀!朝廷让我来也不是让我对倭人用兵的,只是行文事须有武备,就算是要与倭人和议,也得手头有兵才能谈!”

“是!”

会议结束了,王文佐依旧坐在椅子上,百济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不少,并不能说刘仁愿和杜爽他们是个无能之辈,但与倭人的交涉在他们的任务栏里确实并不靠前——他们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哪里有精力关心隔海相望的那个大岛。而历史上中大兄皇子就是抓住了这个难得喘息机会,尽管他的半岛攻略输的一塌糊涂,但他还是迅速调整了策略,对外与唐和新罗和议,对内调整与氏族贵族的关系,终于在数年后登基为王,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天智天皇。而大和朝廷虽然没有能向半岛的扩张,但转而将扩张的箭头指向东面,从而吞并了本州岛东部的大片土地,在日本列岛上建立了一个缩微版大唐,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

“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与倭人接洽!”王文佐握紧了拳头,从物部连熊拿出的这三条诏令看,中大兄皇子现在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显然,他的政敌给了他很大的压力。这种让步即可能是受迫不得已的,也有可能是主动做出让步,来分化敌人,然后逐个击破。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无疑中大兄皇子是最后的胜利者,其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后者。而对于王文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尽快介入这一冲突,支持、引导、利用这些政敌,从而达到击败中大兄皇子的目的。

当然,中大兄皇子的政敌们也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菜鸟,他们既然能身居高位,自然不会一见大唐天子使节的官袍就任凭驱使。王文佐想要利用他们,他们同样也想利用大唐的力量,这本来就是相互的。白江口的胜利带来的威望当然很有价值,但仅凭这还不够,还要有真实的力量,真实的,可以投放到日本列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