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回忆录

“真话!”卢照邻心中一动,就好像当头挨了一记闷雷,他抬起头,只见王文佐正看着自己,目光中满是期待之色:“你若是觉得为难,那便算了!”

“不,大将军既然有命,卢某自当效命!”卢照邻躬身道。

“好,好,那就好!”王文佐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既然有卢先生执笔,那我就没什么好担心得了!”

事实证明卢照邻说的没错,当天傍晚,金仁问就抵达了成山港。算来从上次在平壤相聚来,王、金二人已经有五六年未曾见面了。

“仁寿兄!”王文佐撩起锦袍的前襟,向金仁问下拜道。

“三郎!”金仁问赶忙伸手扶住王文佐:“你如今官位已经在我之上,你这是作甚!”

“若无仁寿兄的提携庇护,我早就死在那太极宫中了!”王文佐叹道:“当初长安一别,小弟曾经夸下海口,要助你夺回新罗王位,到了今年才总算是有点眉目,当真是惭愧无地!”

“三郎你有这个心意,我就心满意足了!”金仁问想起当初他送王文佐离开长安,王文佐拔刀起舞赋诗之事,不禁也有几分感慨:“王位之事,三分看人力,七分看天命,倒也不必着急!”

“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王文佐笑道:“高句丽亡后,如果金法敏就守着父祖基业,那我还真拿他没什么办法,可既然他贪得无厌,搅动海东,那就休怪我辣手了。仁寿兄请放心,多则半年,少则三个月,我定当拿下金城,助你登基!”

“这么快?”金仁问吃了一惊:“新罗虽小,但胜兵也不下二十万,疆土数百里,加上有靺鞨等外援,仓促之间恐怕不易胜吧?”

“仁寿兄请随我同舟前往,静观其变吧!”

————————————————————

周留城。

周留城历史悠久。古老砖石的缝隙中长满了厚厚的苔藓,城墙上密布的蜘蛛网就像是干瘪的老妇人腿上的血管。城堡正门的两侧耸立着两座巨大的塔楼,右边的那座已经坍塌了大部分,这是当初唐军霹雳车留下的遗迹。几座新建的小塔楼则守护着城墙的每个拐角。所有塔楼都是正方形,圆形突出于外墙的鼓楼和半月形突出于城墙的塔楼更有利于防御投石机的攻击,因为弧形能更有效的反射飞石,这一切都显示了唐军工程师的高超工艺。

整座周留城高耸于宽广肥沃的谷地间,数百年来,百济人和新罗人为了争夺这块谷地,进行着不间断的战争。最终百济人控制了这里,并建起了周留城,作为己方东北方边境支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唐人征服了百济,而后这里就成为了百济复国军的巢穴,扶余丰璋在这里登基称王。经过了三年的战争,唐人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周留城也随之落入这些来自远方大陆的征服者之手。

比邻海边,便利的海上交通、周围肥沃的田地,让周留城迅速变得繁荣起来,一座座民房,磨坊在这曾经长满荆棘和树林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变成村落和城镇。百济人拂去了身上的伤痕,开辟土地、外来者带来了更新式的工具和先进的技术,尤其是水利灌溉技术,唐人先进的水渠、闸门、水车使得大片远离河道的土地也可以得到河水的灌溉,农田的产量大大提高。充沛的谷物让女人和孩子的面颊丰满而又红晕,也吸引了更多来自内地的山民。繁盛的人口也支持了临海的晒盐业和与各国的贸易,这里的财富和人口甚至已经超过了原先百济的都城泗沘,被认为是熊津都督府的次都。

沈法僧和他的卫队逶迤前行,穿过连绵起伏的丘陵进入谷地,与他曾经经过的土地相比,周留城周围简直是人间天堂——在更北边,靠近新罗边界的土地上,农场和果园已经消亡殆尽——只剩下泥土和灰烬,以及四处散落的烧焦的房屋和磨坊的断壁残垣。废墟上生长着野草、荆棘和荨麻,除了这些以外,连一点庄稼都没有。路边时而出现一撇而过的尸骨,尸骨中的多数是羊骨头,但是也有马的、牛的,以及不时出现的人头骨,或者肋骨中已经长出野草的无头骨架。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