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篇 第一百一十六章,此卷收官,贺新春

永霜十六年开春以来,发生了两件轰动朝野的大事。

第一件事,皇帝陛下正式钦定春闱主考官和副考官人选,主考官李子昕回京复职,亲自住持春闱科举的诸多事宜,京城礼部贡院也在如火如荼的修缮当中。

第二件事,大奉正统皇室帝师之孙张沽由太子殿下引荐入仕,担任中书省下设的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诏令。

位极人臣的庄天机大病不起之后,朝廷势力细分严重,党同伐异,故而有清高之志的官员也都被迫站队,庙堂如此乌烟瘴气,沙场更不必说,自边境“平叛”战争打响之后,每天都在死人,想要一口气吞掉蒋性三十万大军谈何容易,久而久之就陷入了一种老牛拉磨的缓慢态势,就在除夕夜群臣大宴即将开始的时候,那位兵部尚书都在处理边境前线送回来的军情,整个兵部府邸自正月初一起更是彻夜灯火通明,堆叠如山的军报军情所记载的多是小胜,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一锤定音。

那位生性木讷却用兵如神的骠骑大将军何不率兵参战?

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朝廷表面风平浪静,暗地却如混乱旋涡,而他只要坐镇京城,那便是定海神针。

朝廷现状也就说明一个问题,太子殿下的大奉之行已经迫在眉睫。

正月十五那天,皇室全家一起出宫看灯,本是件高兴事,却不曾鱼龙混杂的人群中有人朝瑰流射出一支冷矢,幸亏被轻雪拦下,事后才发现箭矢上涂满剧毒,若是接触到皮肤,后果将不堪设想。行凶之人被蛰伏暗处的十二地支抓获后当场服毒自尽,导致这场突如其来的刺杀没留下任何线索。

节日一过,年味逐渐散去,便和往常没什么区别。

今天早膳结束后,皇帝陛下暂且放下手头事务乘车去往庄家宅邸。

那位躺在病床上位极人臣的宰相,全身发黑没有一点血肉,消瘦的只剩皮包骨,眼眶凹陷,颧骨突出的吓人。他颤抖地从被褥里伸出一只瘦如枯枝般的手,示意孙女把自己扶起来。

一直侍奉在爷爷左右从不废离的庄冰妍后退几步,摇了摇头。

床榻上病重的老人闭眼有气无力的呢喃,自古天地亲君师不可不拜,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庄天机一辈子恪守君臣之礼,临死前岂能不拜?

他一点一点拖动身子挣扎着想要起身,庄冰妍连忙扶助他,焦急道:“爷爷,您就安稳躺着不行吗?”

门外突然传来声音,扶你爷爷起来。”

皇帝跨过门槛走了进来。

“我爷爷都这样了怎么起得来?!”哪怕此刻面对的是一国之帝王,庄冰妍依旧不肯让步,一如当初她宁愿跪死在稷土坛前也不肯认错。

庄天机瞪大眼睛,愤怒无比,浑身颤抖用力打了自家孙女一下,却轻若飘絮,不疼不痒。

“爷爷。”庄冰妍红唇颤抖,泪水在眼眸里打转,她咬着牙不情不愿将庄天机扶起。因为老人自己经坐不起身,所以她始终在身后紧紧抱住他。

老人气息极为孱弱,说不出话来,坐直身子之后,掸了掸衣袖,以示莫大尊重,双手作揖轻轻作拜。

那一刻,瑰启嘴唇颤抖,差点老泪纵横。

当年有个年轻人刚刚称帝不久,白龙鱼服参加王霸之辨的曲水流觞,和那位清谈名士一见如故。之后二人结伴游历,年轻皇帝渐渐发现这位名士很喜欢追名逐利,浑身充满世俗利诱的味道。自古读书人有两种,一种治国入庙堂,一种治世平天下,相较后者而言,前者格局较小,所求不过立名于天下,而后者往往以苍生为己任,为天地立德,为天地立功,而朝廷之上,从来不需要后者这样的读书人,恰恰需要前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以结伴游历的两人在最后分别的时候,年轻帝王主动坦白身份,向他伸出一只手,问道:“愿不愿辅弼朕创下丰功伟业?”

清谈名士握住他的手,自此,他不再是一个到处求仕的落魄书生,鲤鱼跃龙门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朝宰相。

但在往后相当长久的的君臣交往之中,年轻皇帝渐渐发现自己当初看走眼了,他不是那种生前求位极人臣,死后求千古流芳欲求在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读书人,他是以仁德之心体察世间万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互不相欠的读书人,他登顶庙堂不是求财求名,他是为了能够看的更远,更好的书生治世。

这么一个胸怀天地的读书人,在担任宰相辅弼帝王之时,先后启用如今的开府仪同三司,国子监祭酒,中书令,尚书诸司侍郎,更是洞若观火将那位本是庄稼汉子的骠骑大将军提拔起来,从宏阔大事和细致微小处一并入手,先是解决了先帝在位时期遗留下的隐患,再是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稳定了山河版图。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自此大靖王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

永霜一年,乱世初现端倪,庄天机算无遗策,早就准备好应对方法,皇帝听从他的谏言划天下为二十道,不再依据山川之险,而是另辟蹊径使各个地域尤其是乱事频发的地方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派遣刺史巡查天下,有效的增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管控治理。

当年许下一同创造丰功伟业的誓言,几十年后,这对君臣将大靖王朝带入史无前例之盛世局面,注定在青史上留下“君臣相宜”的美谈,可就是这么个已经功无可封的天下第一大功臣,属于他的世代已经接近尾声,还能弥留多久?

早在今天出宫之前,深居简出钦天监的国师就主动找到皇帝,留下一句:“老宰相撑不过今天。”

皇帝第一次在臣前流泪,便是在这位老人面前流泪。他和老人一样,掸了掸衣上尘土,双手作揖,弯腰拜别。

是的,拜别。

“和先生一起共事这么多年,朕很开心,辛苦先生了。”

老人摇摇头又点点头,闭上眼睛,轻声的呢喃只有他自己能够听见,“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讲信修睦,选贤举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衿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弃于地,不必藏于已,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自己不才,这辈子还是没能做到啊。”

————————

深宫住久了总是很闷,王姒之今天本想让瑰流陪自己去京城到处逛一逛,只是话还没说出口,这个男人就火急火燎的去了国子监,看上去好像有什么很紧迫的公事。

无聊到不知道要干什么的她只好抱着雪球儿坐在庭院里发呆,但是总不能坐一天吧,总要找点事情干,于是她就想到了那个女人。

要不要过去和她说说话?王姒之有些犹豫,不去吧,又不知道还能干什么。去了呢,本就是冤家,也不知道和她有什么好说的。

犹豫了好一会儿,王姒之决定还是不去了,和那个冷冰冰简直不是人的娘们根本聊不了什么,有时间还不如在皇宫里到处走走看看,或是做做刺绣女红,若是做个小香囊送给男人,他应该会爱不释手吧?

要不还是回家看看吧。

她站起身,呆呆站在原地,又问自己:“有什么好回去的呢?只会徒增伤心罢了。”

内心的答案一直告诉她不值得回去,但是她还是迈下台阶朝外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