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背井离乡

铁血小千户 笔讷 1808 字 2个月前

按照萧文明的计算,那位被指派过来接收临海屯的苏志玄苏大人顺流而下,一切顺利的话,走水路怎么着也得要二十天的时间,算他早出发了三天,那么也还需要十天才能抵达,这十天的时间,萧文明很可以做一些事情了。</p>

但是首先要做的,便是把高丽国的大长公主安顿下来。</p>

关于这一点萧文明还是很过意不去的,毕竟大长公主是自己的新婚妻子,回到家乡,连婚都来不及结,就得把她晾在一边,自己忙活去了,的确有些说不过去。</p>

不过大长公主还是十分深明大义她毕竟是一国的监国长公主,格局已经是国家 元首了,自然与众不同。</p>

苏志玄要接收临海屯,萧文明的方针就是不能让他接收至少不能完全接收、顺利接收。</p>

但是一来临海屯的摊子铺得很大,真就只留给他一个空壳子,朝廷那边无论是萧文明本人,还是苏志玄都交代不过去;二来时间就剩下十天了,想要把所有的东西搬空</p>

怎么可能</p>

于是萧文明按照轻重缓急把需要撤出的物资分成了三类。</p>

第一类,那就是在临海屯的人所谓“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现在依附于临海屯的人,有萧家军的子弟、她们的家眷、自小长在临海屯的老少爷们,以及在临海屯打工的工人,其中有不少还是熟练工,那都是最宝贵的不可生资源,再要培养一个不知要花费多少的心力,还要搭上一定的运气成分。</p>

萧文明心里是想将他们全部带走的,但也尊重他们的意见,将几拨人分类集合起来,问他们是不是愿意跟着自己一起走。</p>

萧家军和他们的亲属,自然是毫不犹豫、异口同声,要跟萧文明同生共死,一起上刀山下火海,自然无话可说,萧文明也感到十分欣慰。</p>

在屯子里长大的乡亲们,三分之二愿意跟着萧文明走,另外三分之一则犹豫不定。</p>

倒不是他们对萧文明不忠诚,实在是这三分之一老的老、小的小,想要到他乡异域去,不是那么容易,这萧文明也十分理解他们,让他们暂时在临海屯继续住下来,并且还给了安家费,可以说仁义到了极点。</p>

而在临海屯打工的那些工人,愿意走和愿意留的则是一半一半。</p>

并且他们的心思是差不多的,就他们的手艺想要赚到现在的银子,就只有在临海屯这个地方、在萧文明这个人的手下才可以做到,现在萧文明和临海屯分开了,生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如初,他们对自己能赚多少钱,心里都没个底数,因此也就有对半的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p>

关键是他们把心里的想法开诚布公的对萧文明说了,那萧文明自然也能接受。</p>

愿意跟萧文明走的,包吃包住,并且保证在年内就重新开工;不愿意跟萧文明走的,提前发半年的薪水,这半年里面不许他们在别处打工,过了半年愿意重新回到萧文明手下的,自然双手欢迎,愿意自谋生路的,也听其自便。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萧文明已经安顿安排妥当了,光这个过程,他就如流水一般的花了不少的金银,外人看了都觉得心疼。</p>

但现在不是心疼黄金白银的时候,因为真金白银只能排在重要性的第三位,而在第二位的主要是各种具有技术含量的图纸、机械、工具以及样品。</p>

这些东西,包括各种底稿、图册,萧文明和马青改造的各类机械,还有那要了命的火枪和火炮的成品和试制品,甚至连马青所管理的整座铁匠工坊都在其内。</p>

这些东西,毫无疑问是绝对不能留给别人的,能搬走的立刻打包搬走,不能搬走的宁可劈成柴火烧掉、砸成废铁扔到水里,也不能留给苏志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