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6章 保卫莱茵

抗战之重整河山 鱼夫 1478 字 3个月前

ss</p>

中文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p>

随着东线的苏联红军越来越接近第3帝国首都柏林,压力很快转移到了西线百万盟军身上。</p>

西线盟军部队进入第3帝国本土之后,受到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部队推进速度缓慢。</p>

当得知红军距离柏林只有不到300公里的时候,盟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将军才真正的感到压力巨大。</p>

虽说已经决定将占领柏林的机会拱手让给苏联红军,但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迫使第3帝国纳粹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时候,西线的盟军仍然没有深入第3帝国内部。</p>

结局是不可接受的。</p>

因此在新加坡参加联合国大会的罗斯福总统以及艾德礼首相都催促艾森豪威尔尽快进军</p>

摆在艾森豪威尔面前的是1道难题。</p>

盟军被宽阔的莱茵河拦住了去路,强大的6军部队不得不停留在莱茵河西岸。</p>

要想深入第3帝国腹地,那就必须强渡莱茵河。</p>

可情报显示,希特勒已经下令炸毁了莱茵河上的所有公路和铁路桥梁。</p>

德军西线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更是在莱茵河东岸布置了重兵,准备与艾森豪威尔的百万盟军决1死战。</p>

莱茵河是欧洲的母亲河,是重要的航运通道。</p>

此时这条母亲河更是成了纳粹德国的最后1道防线。</p>

莱茵河之后是第3帝国最为重要的鲁尔工业区,这些地方1马平川,铁路和公路交通运输网发达。</p>

可以预见的是,只要盟军顺利度过莱茵河,那么柏林的大门便对他们敞开了。</p>

同时希特勒心里也非常清楚清莱茵河对德国的重要性。</p>

苏联红军马上逼近柏林,如果在这个时候让西线的百万盟军度过莱茵河,那么第3帝国就真真正正的到了灭亡的时候。</p>

柏林无法承受东西两线的攻击。</p>

因此希特勒给西线总指挥龙德施泰特元帅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务必守住莱茵河。</p>

所有的德国士兵都知道莱茵河对于他们国家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个时候低落的军心士气又有所回升。</p>

在德军内部甚至流传着1首名叫保卫莱茵河的军歌。</p>

军歌的大字意思是,河在我在,河亡我亡</p>

敌我双方的士兵心里都非常清楚,莱茵河将是他们最后1次大规模的对决。</p>

在莱茵河两岸决出胜负之后,战争的结局也就完全确定下来了。</p>

除了1些死忠分子外,绝大多数德国士兵都将明白大势已去,失败不可避免。</p>

保卫莱茵河是西线第3帝人的最后1次努力和最后1次尝试挽救。</p>

7月18日,巴黎,盟军最高统帅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