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兴汉[校对版] 魔力鸟 2129 字 2023-03-15

但正是由于黄祖的死,孙权顺利占领了江夏,也导致了曹操迫不及待的南征。曹操是在不想看到荆州落到孙权手中,由此便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序幕。

站在刘琮的角度,与公与私,黄祖不能死,江夏也不能丢!江夏在手救可以延迟曹操南征的时间,黄祖不死就能增加一员统兵的大将。

关于江夏的战略地位,相信刘表、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有思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真的很重要,是一个战略要地。研究过三国历史的刘琮自然明白江夏对于荆州,对于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有多么的重要!

刘琮心中有一副三国鼎立图,打开这副地图,在地图的正中央附近很快就能够找到江夏这个地方,在长江中游地带在长江北岸。四周由山地和大面积的长江洪水泛滥区组成,由于地势居高长江洪水不能淹没到江夏,这样江夏就成了这一带人的定居点人口较密集。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意味着经济,意味着财力和战斗力!

但是这还不能够说明江夏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江夏在三国时代属于三国交界的重地,向东北挺进可以直出寿春攻击合肥,往西北挺进却能够出襄阳以取樊城,要是将合肥、江夏、襄樊。三地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刚好成为一个品字型的战略体系。

在曹操晚年就凭借着这一大纵深战略品字型的防御体系打败了关羽和孙权,后世许多人很崇拜的张辽也是拜这一防御体系而一战成名,曹仁将军也凭着这一战略体系成就了大将军的荣誉,但真正的英雄也是大家经常被忽略的一位名将。那就是江夏太守,大将文聘。好在现在这员大将在自己手中!

曹操南征,刘备弃新野,奔夏口,投江夏,看看刘皇叔哥的行动路线,出发地点是新野,然后经过襄阳,然后改道跑到夏口去了,这就给大家想象的空间了,为什么刘备不选择襄阳为目的地,而是选择江夏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此时刘备夺取了襄阳,那么他将独立的承受曹操的攻击,在襄阳地区没有后援保障一但曹操兵临城下将迅速的形成对襄阳合围,这时候想跑都跑不掉了,全军覆没只是时间的问题。

刘备选择了江夏,但凭这一点,刘琮就十分佩服,事实也证明了刘备这个选择的英明。当然在江夏好但是军事上的孤立也能够使主动变为被动,所以嘛刘备就迫不及待的和孙权签订了盟约,其实孙权也在害怕,你刘备跑到江夏来干什么,一双老猫的眼睛盯着我这一亩三分地,把曹操引到我的正面,让我睡觉都做恶梦,动机可耻!

就这样孙权派出来个鲁肃,说我们结盟吧。这样刘备的后援就得到了保证,当然孙权的侧翼安全也完完全全的交到了刘备的手里,这也是刘备后来在荆州是耍无赖的最重要的法码,江夏就是孙权的眼中钉自己不能占领,因为自己占领了,自己面对曹操的将是大半条条长江防线啊。

第一百零二章 战略要地

而南郡又不再孙权手里,合肥和荆州把江夏的兵兵孤立得死死的,等于给别人补充兵力,别人占领了,就好比一把钢刀钉在自己的下腰那个地方,虽然要不了命但是会痛得连还手的力气都没有。刘大耳耍无赖他是有本钱的,本钱就是江夏。

赤壁之战,虽然主要是由孙权军队的对曹作战,但是号称孙刘联军的这个刘在干什么呢?刘这时候可以说是他这辈子最清醒最冷静的时期,两只眼睛死死的盯着曹操的补给线,象个耗子一样的预测曹操的进攻和后撤路线,随时随地的准备捅曹操的腚眼。

曹操虽然号称80万,其实刘备在江夏给他的压力是难以承受的,恨不得将所有兵力集结起来攻击刘备这个该死的江夏,但是孙权那里还有一大拓海狼正等着你转移长江防线呢。天气冷起来了。不知道老天竟然给曹操开起了个巨大的玩笑,曹操刚把战船连起来想组成个航母编队。

可是那时候的造船水平还达不到造航母的水平,可能人们以为铁制的东西不能浮在水面吧,所以大家选择了用木头造船的思路,要么怎么说周瑜厉害啊。这可不是盖的,就这么一点点战机被他抓到了,一场大火成就了一个丰富的三国鼎立时代。

面对曹操在长江一线的崩溃,刘备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漫山遍野的抓俘虏扩充兵力,这时候刘备出江夏对曹操的侧翼实行打击,以关羽为前部迅速击溃张辽防线,一刀子直插曹操的本部,但由于大雨过后山路崎岖难行,在关羽军到达华容之时曹操已经被曹仁接到江陵去。

所以根本不会有义释曹操这一出。但是刘备得到了大量的人员和物资,将兵力扩大到足以席卷荆襄的力量了。选择败退襄阳面临的可能是灭顶之宅,选择江夏却让刘备就此咸鱼翻身,这样的选择一辈子那怕只有一次也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