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页

兴汉[校对版] 魔力鸟 2090 字 2023-03-15

这几路人马如果全部集结完成,再加上曹操回援大军以及许昌、宛城、汝南原有的守军,人数将达到二十万众。

其中曹丕从率领两万精锐骑兵从邺城出发,更是让人体会到了曹操的焦虑、邺城自曹操击败袁绍之后就成了曹操征战四方的大本营、大后方、更是让自己的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镇守。如果曹操不是想彻底打败刘琮绝技不会征调曹丕参战!

而曹真、郭淮等青年将领更是曹操最后的底牌。

消息传到新野,刘琮也是有点紧张,这次玩大了,曹操老儿真的发火了!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刘琮既然做好了偷袭许昌的准备,自然要有被曹操反击的觉悟!

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抽调江陵、沙羡两个大营的全部步兵,兵不断催促魏延加快行军步伐!与此同时,伊籍、王杰、徐庶等人都被陆续派往孙权、张鲁和马超处。刘琮这一次打算城里反曹操联盟!其他诸侯都知道刘琮劫了许昌,抢了皇帝!这样一来,刘琮以汉室宗亲,征南大将军的身份讨伐曹操也变得师出有名。

司马懿是最先抵达许昌的,对于司马懿的到来,许褚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而关羽则直接感受到了压力,他倒不是害怕许褚和司马懿兵合一处迎击,而是担心曹丕的骑兵和曹真的青州兵,这两个兵种战斗力都十分强悍!

骑兵且不说,单就青州兵而言,在初平三年(192年)十二月,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向曹投降(不是战败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人,其中三十万身强体健者,被曹操编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青州兵”。至于那些没被收为军人的青州黄巾军则专心从事农业生产,作后方补给。

被编后的青州兵在曹操的管理下已与以前的流民武装再不相同,并且不久后就投入战斗。

“追黄巾至济北。冬,受降卒三十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陈寿不愧是著史名家,短短两句话就将青州兵的由来和组成讲的非常清楚,没有任何模糊矛盾之处。

有人认为史书对此记载很笼统,说曹操收服了30多万身体强壮者,编成了“青州军”,是史书的一个缺乏详细考证的地方。

事实上向曹操投降的黄巾人众公有100万左右,其中黄巾军数量上为30万,不仅有青壮男子(即后来青州兵的主体),还有老弱士卒和年幼的“娃娃兵”,鉴于之前进攻徐荣失利以及所募扬州兵反叛的前车之鉴,曹操将士卒的战斗力和忠诚放在首位,青州兵战力剽悍所向披靡且如牙兵卫士般只效忠于曹操一人即是其证。

可以想见,青州士卒一定经过了颇严格的选拔,最终有数万人被编为正式军队建制,为打消士卒后顾之忧同时建设较为稳固的后勤基地,其余人众,包括青州兵的家属被安排屯田,为军事提供粮草保障。

历史学家高敏先生在他所著的《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中,认为并不存在所谓的“宗教自由”问题,因为,他们自从投降后,基本脱离了黄巾教派。黄巾教只是一种招兵买马和造反的口号,就如同后世的太平天国。一旦庶民能够安居乐业,黄巾教就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

他们投降后,从是无组织无纪律的闲散人员变为训练有素,为曹操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得力部队,而且子承父业,长期存在,青州兵的名号共存在了28年,曹操去世后,他们认为失去了效忠领袖,已没有如此英明的人领导他们,各自要求散去。

当时的大夫贾逵,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为了防止他们造反,向他们无条件提供粮食和回家金钱,这支为曹魏做出极大贡献的军队,在最后一次向他们效劳一辈子的朝廷朝拜告别后,大多解甲归田,过起了悠闲的农家日子。

刘琮是个军人出身,自然对于这段历史有了解。而关羽则身在曹营数年,对青州兵的战斗力更是有个直观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