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页

眼见此幕,李潼脸色稍缓,然后便又继续说道:“既然认罪,西京诸员,俱革本职,夺俸暂守于事,允尔等积事偿罪,有没有异议?”

众人虽然早知罪责难免,可是在听到雍王要将他们职位俸料全都剥夺,一时间也是不免纷纷色变。

很快,便有人踏出班列,抱拳说道:“卑职等守而不治,论罪应当。但位有高低之分,罪责也难免随位而量。恳请殿下深审轻重,量罪为惩,不失典刑公正之义,如此才得律令之威明!”

其人话音方落,又有人开口道:“殿下领掌斧钺,刑赏一应裁之!我等西京官佐,既然认罪,自然伏法,妄图轻重,已经有失待罪本分,徐监所论,卑职不敢苟同!”

“西京此乱,涉事者广,窦宣抚至今生死不知,生民乍定、其心未安。前事未能爽快了结,眼下实在不宜畅论后事……”

最开始众人都不说话,可是随着雍王道出对他们的处理方案,众人便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参议。

诸多发声,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认为需要审辨罪责轻重,不可一概而论。一类认为雍王既掌节钺,便有资格针对他们做出处理。另一类则觉得眼下远未称定,现在便论罪为时过早。

这三类声音,基本上就代表了如今西京三类不同的官员。西京眼下虽然不是政权中心,但也毕竟是帝国核心区域,单单今日入堂的官员们便有两百多人。

第一类是诸苑监宫使之类,长安有两大内、诸内苑以及芙蓉园等皇家园林,这都是需要派人管理维持的。

这一类苑监宫使,本就不属于正经的朝臣官员,职权范围本就不大,西京这场闹乱,他们就算想管也管不到。甚至西京闹乱这么严重,他们所监管的宫苑却没有收到太大的破坏与影响,仔细论起来,还算是有功。

所以将他们与其他官员们一概而论,统统革职,他们自然是觉得有些不公道。

第二类便是留守府、长安、万年等两县衙官,他们才是正经的留守官员,无疑要对西京这场闹乱负主要责任。

遇上一个暴躁的定乱总管,直接将他们拘押斩首,他们也根本无处诉苦,实在是最有应当。现在雍王仅仅只是将他们革职,却还留用本事,简直就是仁慈,当然就是拥护雍王的决断。

至于第三类,那就是各司留守的官员,比如户部官员留守管理长安太仓,大农、少府等管理土贡与庸调转输,还有长安城的东西市监。

这些官员都是神都百司外派到长安来的,他们主要向神都的本署负责,工作关系压根就不在长安。理论上来说,他们既不需要为长安动乱负责,雍王也根本就管不到他们。

当然,雍王本身就杀气腾腾的入城,他们也实在不敢当面跟雍王分辩这些,只想将事情拖一拖,等着神都城的本部赶紧将他们给召回去,实在不想跟长安城这些倒霉蛋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