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页

李潼了解到这些内情后,也不免感慨自家这些娘子们各有风格,但却因为身在深宫反而失去了过往的风采。上官婉儿在宫外倒是更加自在,可就连夫妻相处都要暗中进行,浅尝辄止。这当中得失究竟如何计量,也实在没有一个标准。

“荐福寺周边街曲可以划出一个蕃人市,归理藩院管辖,信众香火供奉与市易税利同官府折半共享。”

李潼想了想之后便说道:“至于寺中造塔,内库出资,不需我家再给花销。但塔成之后,也不必直冠小儿名号,福气盈冲、切忌满溢。父母给他风格教养,宅田实业不患衣食,这也就够了,不必更作夸显。”

历史上荐福寺也是有名塔传世,就是与大雁塔齐名的小雁塔,若未来小雁塔改称光源塔,总是有些怪怪的。李潼虽然并不笃信神佛,但魂穿此界,也不能说完全的不唯心,并不希望儿子们浮名过甚、亢龙有悔,从他给嫡子拟字道奴就可见一斑,都是牵肠挂肚的父爱啊。

上官婉儿本就不是一个溺爱孩子的性格,倒不因为剥夺了冠名权而气恼,反倒对夫郎这么快就有回收成本的想法而欣喜。

她原本的打算是塔成之后将所搜购珍宝全都摆在塔上,趁着世博会后豪商云集,通过浸染佛气加价卖给西蕃的商贾,顺便借着布置展会抽佣。

但眼下唐蕃大战方已,现在仍留在长安城中且拥有足够购买力的吐蕃商贾有多少也是存疑,盈亏的风险还是不小。如果不是有香行的利润对冲,她也不敢直把叶阿黎寄存的钱财全砸进去。

可现在李潼所作安排无疑更加稳妥,起码他们夫妻有生之年是长有利益回水,她也不必再担心如何向德妃交待。

“三郎治事总是不失妙策,但偏偏不与家室同心,让人气恼……”

口中虽然仍是忿言,但上官婉儿心情已经大有好转,嘴上薄嗔着,身躯一拧又腻歪上来,抱着夫郎臂膀微笑道:“三郎也知晓,家财都已经掷在此计,稍后征缴时,能不能贵手高抬?总不能倾尽库有,妻儿当庐素褐,羞于见人……”

李潼先是享受了片刻娇躯依偎的温存,然后才又干笑道:“一身筋肉具此,娘子放手蹂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难道我竟是祸国的妖孽?”

上官婉儿愤然而起,直从身后抽出一根丝绦的软鞭,抬腿踏足案上:“竟夜厮守,竟然不值寸丝的时价,那就不要怪我奉还此身的承受!”

第0971章 三郎雅趣,撩人心怀

朝廷砍向长安市中豪商富贾们的这一刀是无可避免,无论上官婉儿再怎么使气闹腾,也只是给夫妻日常增添一点小情趣,并不能影响结果。

只是这一刀该怎么砍下去,也要讲究一个方法,征收重税虽然是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但却并不好拟定一个标准。如果做不出一个名正言顺、大众认可的税率方案,对日渐繁荣的商贸氛围也是一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