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芊芊问道:“是刘循下得手的?”

“姓刘的已经占了天大的功劳,对他而言,过犹不及。此事倒更像是某些没分到大功劳的人做的。这里的大部分人以前都是当匪的,当年为了一口酒肉就能杀人,什么恶事没做过?如今要争的可是子孙万代的富贵,哪个没点心思?”

“陛下分封两个儿子,不是最好的方法,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然照那些人抢山头的做法,天下未定,儿子便得先死一个。”

唐芊芊摇了摇头:“如此下去,迟早也得死一个。”

“至少双方的人还都有盼头,不至于兔急跳墙。”

孟九有些轻蔑地摇了摇头,道:“真说起来,都不过是一群作奸犯科的泥腿子。自古以来真正靠着泥腿子成事的可有过?陈胜、张角、王薄、方腊……我算来算去也只有汉高祖勉强算小半个、楚太祖勉强算大半个。我们义军打下西安城之后,似乎大势已定,但暗地里人心已经散了。陛下有宏图大志,但他的难处有几人知?”

他这番听起来是在为唐中元分辩,其实想提醒唐芊芊。

没想到的是,唐芊芊只是点了点头,道:“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孟九微微有些讶然,问道:“怎么说?”

唐芊芊捋了捋头发,低声道:“我也只是听一个人提过一嘴,具体的也没想明白。”

“是吗?怎么提的?”

“他说……狭隘的、闭塞的农耕环境中,农民是分散的、个体的进行耕作,这造成了他们的目光短浅、安于现状。没有确实可行的‘纲领’,没有长期的坚强的领导核心……”

孟九微微有些惊愕,思忖了良久。

“但任何阶级都是有局限性的,那人说我们义军还算是……积极的。只是需要更先进的阶级来领导……”

孟九便问道:“何谓更先进的阶级?”

“说是现在还不成熟。”唐芊芊皱了皱眉,也显得有些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