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张辽其人,固然以敢战著称,却并非一意嗜杀。他同时也是曹营大将之中少有的文武双全之人,昔日曾亲自深入东海,以话术说降巨寇昌豨。此番,他受曹公所命,领军追击淮南群豪,本以为以经制之师摧破贼寇,当如泰山压卵;却发现草莽之中也有英雄豪杰,于是便陡然生出爱才之念。

只听他继续道:“你们已经身陷绝境,投降吧。你年纪轻轻,不应该死在这种地方。你的部下们也都是勇敢的战士,倘若毫无价值地战死于此,我会感到可惜。”

张辽说的没错,随着曹军步卒大队的到来,雷脩面临的局势很危险了,说是身陷绝境,并不为过。

双方厮杀之处,是天柱山前的一片峡谷,谷地大致是东西向延伸,中间地势略高,东西两面各有一处峡口,南北最宽处大概半里。山谷的两边,是高低错落的岩崖,抬头看去,那些突兀的巉岩在黯沉的夜空中交错着,仿佛某种巨大而弯曲的利爪。在这种狭促的环境中,曹军的步卒军阵赫赫铺陈,密布于整个正面,雷脩所部骑士毫无寻瑕伺隙的可能;曹军的骑兵则包围了侧翼和后方,他们数量既多,又有当世一流的骁将带领,轻易就能够包抄堵截,不使雷脩所部撤离。

雷脩和他的从骑们,偏又与梅乾所在的本队距离太远了。这时候,已没有人能为他们提供掩护,更没有人能够为他们打开退路。

张辽不愧为当世名将,其用兵之术已瑧化境,只是一个最简单的骑兵冲击,步卒掩进,就给雷脩制造了天大的麻烦。然而雷脩并无惧色。在这时候,他只想着迎接即将到来的恶战,也根本无暇恐惧。

听得张辽得言语,雷脩笑着看看左右:“他让我们投降?老贺,你怎么说?”

“呸!”贺松直接吐了口唾沫。

数十年来,江淮之间诸侯征战不休,生民死伤惨重,被迫流离四方。雷绪、陈兰、梅乾等乡土豪霸,正是依靠着他们收拢来的流民溃兵之属,力量得以逐渐膨胀;而这些流民溃兵中的许多人,都有着和曹公不死不休的仇恨。当淮南群豪降伏的时候,他们不得不隐忍着;然而当战事再起之时,他们是战斗意志最坚定的人。

贺松便是这样的人。

他凝视着对面的曹军,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贺某少年时应募从征,为平息黄巾之乱东征西讨,身经百数十战,自以为可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谁知道归乡之日,却发现蒙阴贺氏阖族上下一百二十九口,从七旬老妇到冲龄稚子,全都死于曹军的屠刀之下!我与曹贼有不共戴天之仇,是绝不会投降的。今日的局面无非你死我活,大家在刀枪上见高低便是,又何必假惺惺地作态!”

雷脩没有再问别人,贺松的回答就已经足够。

张辽沉默了半晌,慢慢地道:“我听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曹公持干戚以济世,这是大行;那些林林总总的小节,便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有人因此不满,确也只有厮杀一场了事。”

他抬手作势,部下们便拔刀擎枪。这些将士们的动作如此整齐划一,以至于甲片碰撞的轻响汇在一处,发出沉闷的轰鸣。在轰鸣声中,张辽的话语依旧清晰可辨:“说到底,我们是国家,我们是朝廷,我们有大义在手。你等再怎么逞口舌之利,也都是自甘堕落的贼!”

“放你娘的臭狗屁!”雷脩勃然大怒。

张辽眼中厉色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