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页

这士子下船以后,并不急着去馆舍,而是向同伴们打了声招呼,往高处夷道城的方向慢慢走去,身后跟了两个随员。

这一段的道路,是特意平整过的,道路底下用了石灰、黏土和河沙混合成的三合土作为基底,路面上铺得有石板。因为石料取材不易,道路不甚宽阔,便显得往来人流格外密集。

沿着道路,每隔一段距离,都有木制的小亭,亭里站着一个或两个老卒模样的人,呼喝着维持道路秩序,确保通畅。

一名随员不禁叹道:“区区一个夷道城的的小码头,就这么热闹?这得有不少人吧?想必益州各家都遣了商队前来。”

那士子摇了摇头:“应该也有从荆州出发,往益州去的。”

自从张鲁占据汉中,益州向北的交通就几乎断绝了,随后荆州战乱,又中止了东向的交流。好不容易等到荆益间重新通畅,两边都有商旅急着打通联络。只不过,益州毕竟是天府,出产的物资远比荆州丰富,而两地之间能够交易的产品终究品种有限。估计这种热闹的场景并不会长期延续。

他们不疾不徐的向上走,有时候客客气气地避开运货的车辆。车辆上装载的货物,应该是用以直接在夷道城中的市集贩售的。

货物什么的,无非是那几种。但车辆很有意思,是一种从没有见过的人力车。独轮,双把,两人分处前后,一推,一拉。虽然装了满满的货物,看上去好像随时会倾斜倒地,可木制的车轮在略有起伏的石板路上格楞楞滚过,行动却意外地很轻巧,像是游鱼一般穿行在往来人流之中,毫无阻碍。

士子下意识地站在原地,看着几辆车经过。

他又注意到,推车的几个人光着膀子,裸着大腿,身上、脸上都有纹身,乃是賨人。賨人是活跃在宕渠一带的蛮夷种落,因为性格勇猛,擅长使用木制的盾牌配合刀剑作战,因此又名曰板楯蛮。

峡江各县,本来就处在千山万壑中无数蛮夷的包围之下。通常来说,汉、蛮两家冲突不断,彼此少有往来。中平五年时,賨人与巴郡黄巾勾结,寇略三蜀及汉中诸郡,州郡不能制,直到动用了雒阳的西园上军别部,才终于讨平之,所以官吏们对此部更加警惕。

但这几个賨人推着独轮车来去,路旁小亭中维持秩序的老卒并不投以特别的注意。有个賨人把车辆靠在某座木亭以外,从木亭旁的水缸里取水来饮,一名老卒居然还比划着与之谈笑几句。

此等情形,实在叫人迷惑不解。

士子皱眉看了半晌,一时间忘了继续上行。

这条石板路毕竟不宽阔,两旁又多乱石草木和岩崖阻隔,难以通行。他这么站着,便挡住了后来人的道路。更后方数人耐不住性子,当场便有躁动。

士子还没有反应过来,候在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提醒道:“先生,还请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