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页

便如麋氏这般。麋氏之长麋竺,乃东海郡朐县人。其家祖世货殖,历代凭着经商致富,至僮客万人,赀产钜亿。麋竺本人成为徐州赫赫有名的大豪强,后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

这是很不容易的,当代重农抑商,商人再怎么豪富,政治地位却低。麋竺能以商人的身份在徐州众世家里脱颖而出,将本州屈指可数的豪强和屈指可数的大吏兼于一身,其背后所蕴含的眼光绝非凡俗。

这样一位坐拥强大地方势力的人物却义无反顾地看中了当时如飘萍无据的玄德公。

兴平元年时,麋竺奉陶谦遗命,迎玄德公入主徐州。这是玄德公得以列身为天下诸侯的关键飞跃。

建安元年时,玄德公为吕布所败,引少量残兵屯驻海西,局面困匮,麋竺将妹妹嫁给玄德公,以此为由,馈赠奴客两千和大量的金银货币以助军资。这是玄德公在惨痛失败后赖以复起的基础。

后来曹公曾表麋竺领嬴郡太守,麋芳为彭城相,二人皆去官不就,宁愿背井离乡,随玄德公周旋南北。这是拒绝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历经磨难不离不弃。

玄德公自剿黄巾起兵,几近三十年的辗转过程中,能像麋竺、麋芳兄弟这样竭力襄助而又誓死追随的,能有几人?便是骨肉至亲也不过如此,玄德公还能要求他们什么?

此等结于患难的情份,最是难得。以玄德公的仁厚,授麋竺、麋芳以高官显职,确实理所应当。

另一方面,这不仅是玄德公给麋氏兄弟的交代,也是对所有臣子的交代:昔日颠沛流离时追随的老兄弟,我一个都没有忘记,全都委以尊位,日后若有更进一步的时候,今日追随我的文武群臣,我也不会忘记,也必定不会少了你们的荣华富贵!

由此看来,麋氏俨然成了玄德公麾下旗帜性的人物。他们一天在位,一天享受富贵,便代表着玄德公的承诺一天不变。只要他们自己不胡乱作死,这面旗帜就可以永远地打下去。

“问题是,既然身蒙容宠到了这种程度,麋氏为什么还要冒大不韪以取暴利?难道他们缺这点钱财么?”

这个问题是马忠在问。

雷远在秭归的事情结束以后,立刻启程赶往夷陵。会合了马忠、邓铜、贺松等人。

按照原本的计划,雷远渡江往夷道一行,或者一日,或者两日,便能折返夷陵,然后前往拜见驻在江陵的荡寇将军关羽。之前给关羽的行文上,也是这么规划行程的。

谁知众人连等了四五日,不见雷远踪影。正在惶惑间,夷道那边传来消息说,发生了郡府官吏与地方豪族勾结不法的案件,雷将军火急赶去处置了,并另外发信向江陵解释。

最终雷远风尘仆仆赶到夷陵,已经是十日以后。算来再怎么纵骑兼程,赶到江陵怎也得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