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页

此番从江陵折返,雷远选择不与大队同行,而轻骑简从进入宜都郡,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各县情形。不仅乐乡,大江南北的每一个县,日后他都想要专门走一趟。

没想到的是,在乐乡这边的情形,倒让雷远有些惊喜。

当宗族势力与商业利益捆绑之后,这个体系在雷远全没插手的情况下自发解决问题,自发形成了适应新环境的体制,进而在这体制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令人惊喜的附属品。

这歃血定约的十六家,便是一个初创的行会。这个行会本身就能调整各家宗族和蛮部的关系,在内部解决矛盾,同时又能一致对外,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在行会出现以后,护荆蛮校尉和乐乡县,则可以从直面冲突的一线脱身出来,成为汉蛮两家之间最终的仲裁者,高高在上,也就不会犯任何错误。

有趣的是,因为庐江雷氏仍是行会中的核心力量;是运动员,而雷远本人始终是裁判,还是最有力的裁判。这一来,雷远的力量并无削弱,反而得以借用行会平台撬动诸多宗族,进一步地加强了。

至于踢球……或许可以看看竞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雷远笑着向扈从们道:“正好明日到乐乡,看看蒋公琰他们折腾出什么来。”

次日清早,雷远嘱咐了啬夫不要声张自己来到,转与扈从们混在乐呵呵的蛮夷和行旅当中,一起往乐乡县城的方向去。

李贞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伙子,很快就与众人谈说到一处。而王平只说自家是从益州来的賨人,想看看荆州风物。

诸人沿着道路边走边聊。骑着马的,也挽缰缓行。

这些人都是普通百姓,至多到蛮夷小帅这一级,能骑上牛,但正是这些寻常人物,才真正对地方上熟悉,能让雷远知道真实的情况。

走着聊着,众人沿途指点,说着最近附近乡亭发生了什么、当地大姓有什么动向、地方官吏有什么轶事。不知不觉,二十余里地一晃而过,看到了乐乡县城。

这时候道路上的行人愈发多了,不少百姓也携老扶幼,沿路往县城方向去。雷远看得出,绝大多数百姓面色红润,脸带笑容,哪怕见到骑乘牛马的外地来客也不慌乱避让,自顾在道路边走着,显得安逸。

再走了一段路,就到了校场。原来这场蹴鞠决胜之战太过重要,竟是借用了校场来进行。

这校场不是乐乡县城西北角那个旧的,而是雷远安排人手,在城北面山谷隘口处造的那座坞堡里的新校场。校场两翼正好是山谷斜坡,稍加整理之后用来容纳人山人海的观众。

雷远等人到的时候,东头较平缓的斜坡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了,于是众人不得不绕到西面较陡峭处。那处有个问题,正好迎着上午的太阳,有点晃眼,所以坐的人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