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页

如今凉益整合如一,汉中王兼得益州甲械、凉州大马。按剑东顾,则陇、蜀两面覆压关中,进退无不如意。至于曹丕、曹洪,更皆碌碌之辈,不足为惧。再考虑到这份军报上说,曹操挫于荆襄,兵力损失惨重,难救关中……

当年孔明在隆中对策,所叙述的北伐之策正是如此。此番刘备急夺凉州,局面甚至比此前预料的最好情况还要更好。任何一项条件,都符合再攻关中的要求。此时不举兵东向,更待何时?

一切计划,一切准备,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此时,本也是箭在弦上。

刘备看了看法正信心十足的神色,手中长剑无意识地挽了两个剑花。

待要下令,不知怎的,他忽然又想到了庞统,顿时心中一痛。他旋即问道:“孔明怎么说?他竟没有什么意见传来么?”

法正面色自如地伸手往袖子里掏了掏,奉上一份红封的书卷:“有,有。大王请看,这便是诸葛军师随荆州军报一起发来的文书。”

刘备瞅着那卷加了红封的信件,再看看法正,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第1018章 交托

在刘备看来,法正是个很有趣的人。

近十数年来,刘备身边堪为股肱之人,无非诸葛亮和庞统;庞统逝世后,诸葛亮总统庶政,法正又渐有谋主的势头。

但法正的性格,与诸葛亮和庞统是完全不同的。

孔明是志趣高洁的人。他脑海中所想的,只有天下大事,只有辅佐明主以建再兴大汉的宏业。至于自家的官职、权柄、地位、财富……那都是规划大事过程中附带的,是实现大业的工具。

较之于孔明,庞统略微急进些,似乎也更渴望得到主君的认可。但那也是出于伸张自身志向的考虑,除此以外,倒不强求富贵荣华。

这两位,都是真正的高士。

而法正……骨子里,法正与孔明站在不同的两个极端上。大概是因为避乱益州以后,不得志太久、受人奚落鄙视太久了,所以法正毫不掩饰地渴求富贵,渴求鲜衣怒马、佩紫怀黄的尊荣。他所做的一切,他所竭力展现才干的目的,归结到最后,都是为了自家的钱和权。

有时候刘备甚至半开玩笑地想,如果当年不是自己,而是曹操或者孙权、马超之流看中了法正,招揽他,愿意授他以富贵和权力,法正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