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王通,于河边颂祭文招魂,人们燃起纸钱香烛,备下三牲六畜,肉包粽子,献祭守护华夏大地而牺牲的英魂们……
一束束干花,抛下水中;一串串鞭炮,竿悬炸响;
一声声呼唤,响彻云霄;一次次落泪,母悲父痛。
英雄们的母亲们,亲人们,佩戴着大红花,站在最前沿。他们的儿子,他们的丈夫,他们的父亲,他们的亲人,也许永远也不能回来,但,她们在失去一个儿子的同时,多了许许多多的儿子。牺牲战士所在的队伍之中,有亲近的战友,带着并肩作战的兄弟骨灰,带着他们的遗愿,回来了……
他们在战场上同生共死,情同手兄,虽然现在天人两隔,生死相遥,但他们带着在天守望的兄弟回来了。
英雄们的骨灰,生前所用的甲铠刀兵,将统统放到忠烈祠中接受后人的供奉。
在洛阳中心大广场树立起来成为最高建筑的英雄纪念碑,刻着他们的名字,刻着他们在各大战役中的汗马功劳,浴血牺牲。华夏之主徐子陵亲迎歼灭西突厥的主帅徐世绩,又带华夏百官,洛阳民众,向胜利归来的英雄们致敬,向所有含辛茹苦生育儿女,却又将他们送上战场卫护华夏的英雄母亲们致敬。
数十万洛阳人,以及偃师、虎牢、彭梁、襄阳等处赶来的人们,集结一起,同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起北征的英雄们。
十万华夏士兵如龙延绵,他们一边敬礼迈步前进,一边唱起了军歌《精忠报国》。
一遍又一遍,惹人神伤泪下,又热血暗涌,禁不住扬声和鸣。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腾马长啸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