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页

陈振兴不满的用眼神发出进攻的号令。

海默然没办法,只得抬起头来说:“小陈先生,我们的轻工部有下属的4家分公司,6个工厂和一批的关联企业,都是多年来的老底子,卖掉了殊为可惜……这个……公司的发展缓慢,我们有责任,但请再观察一段时间,我们一定能提高盈利。”

话说的软弱可欺,总算是有点数据能做参考。

陈振兴也说:“国际上的轻工产品利润降低是一个阶段性的趋势,这个趋势即将要结束了,但即使在国际轻工产品利润谷底,我们也有高于市场平均的盈利,未来一定能赚大钱。”

他们两个都在画大饼,似乎有绝对的把握。

其实陈易相信他们有把握,陈家老爷子健康长寿,各方牛鬼蛇神改换门庭,讨好疏通的多了去了,光是延揽几笔军队和地方上的服装生意,就能让陈氏集团的轻工部吃饱喝足……

陈氏集团的黄金时期似乎再次来临,陈易却不想随意的享受。

各方大开绿灯并非是无代价的,如果不给予相当的回报,归根结底会损害到陈仲国的名声,也就是损害到了陈家的实际利益。因此,与其大杀四方的通吃,不如抓住了核心利益来享受超人一等的利益并给予回报,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老爷子名声的影响。

如果中国的商业世界是一场盛宴,以前的陈氏集团是每样都尝一口。而陈易却不原再浅尝辄止,而想选几盘好吃量又足的,坐在那里仔细认真的吃。虽然不见得吃的少,但吃相要好看的多。

陈振兴自然喜欢第一种吃法。对他来说,身子陈氏集团,就是在参加满汉全席,每多吃一道,以后就多一份吹嘘的资本。

他的思维模式,陈易早就从祝光梁的报告中见到了。身为当地反间谍机构的二号人物,祝光梁能够得到的信息远比商业上需要的多。

“轻工产品的利润降低,就是要放弃的部分……”

陈易刚开口,陈振兴就打断他的话,道:“人们总是需要轻工的,这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部门,但并不是缺乏利润的部门,如果我们能继续降低产品的成本……”

“轻工部门的人数最多,占用的管理资源也相当高,但盈利却比集团的平均盈利弱,所以……需要在它还值钱的时候,分拆出售,这不是裁撤。”

“就是因为人数多,所以容易引起社会问题,何必在能赚钱的时候,反而制造问题呢。”陈振兴说的有理有据。

陈易摇摇头,出售的企业仍旧会继续开工的,并不影响普通工人的工作和生计。

他并不是拍拍脑门想出来的决定,既然以命令的方式说出来,那就是不想更改了,否则连遵守誓言的神力都会受到影响。陈振兴提出的理由,远不足以让他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