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页

没多久,前面出去的人,就拿着厚厚的协议书回来了,下面的吵闹声根本就听不到了。

“全部152个人,没有遗漏。”统战部副部长王志华,也就是工商联的副主席,他是彻彻底底的官场中人,身在江宁,早早的就与陈从余结盟,离开会议厅后,估计也没少出力。

陈从余冲他微微一笑,拍拍手,却是对反贪局的处长道:“看来这次,诸位是白来了一趟。”

“哪里哪里,督促同志们自检自纠,也是我们的工作。”

陈易感受着胸前“遵守誓言”的热流,目光顺着窗口的斜阳一路向前,仔细的盯着日渐繁忙的江北码头。

老爹坐稳了位置,也该轮到他们了。

……

第三百七十二章 报价

任何人走在江北码头的时候,都会明显感觉到一股天然的紧张气息,像是受伤的人在抽气,扭脚的运动员在跑步似的。

日资企业特有的矍铄精神、奴隶式的工作方式和老朽的思维模式,混合着员工们对不可预期的未来的担忧,令码头区笼罩在一片欠抽的阴云中,仿佛用手轻轻一戳就会漏雨的湿云……但实际上,日本人的湿云,不管戳的有多快,它也只是喊雅蠛蝶,并不会真的落下来,所谓只湿不流,有本著名的书,就叫做《日本人可以喊雅蠛蝶》,曾经在他们经济最兴盛时期,卖的很火。

到了21世纪,面临十年之久的紧急衰落,日本逐渐进入只喊雅蠛蝶的状态,永远的雅蠛蝶精神就可以用来形容三菱集团。

岩崎真善就是一路抵抗,不让阴雨落下的典型人物。他像是一名勇敢的监狱斗士,用自己的身体坚强的抵御着来自江宁的,来自市场的,来自国内的重压。

江北码头的繁荣是虚幻的。因为自始至终,江北码头就未能正常运行起来,各种规费令经营方不堪其扰,且显著的增加了成本。被日方寄予厚望的牛翔大混混只有在面对纯粹混混的时候方能发挥作用,江北码头近乎明目张胆的腐败勾结不是任何非暴力组织能够抵抗的。要是牛翔尝试暴力反抗的话,他就会和混混们一起被抓起来,正如他之前所做的数次尝试一样。

持续3个月无法盈利只是一根小拇指,岩崎真善通过竞争东南省的数个国企海运项目来裹住它;806所渺无消息充其量只是一根大拇指,岩崎真善努力向总部说明那是经济产业省的事儿,也算是夹住了半截;真正让他担忧的是中国官方的态度,愿意帮忙的官员越来越少,有如一根达摩克利斯之鞭,靠的越来越近,越来越深,让他浑身发痒,括约肌紧绷。

为了在回国述职前又一点好消息,岩崎真善费尽心机说通了商务部副部长,请他出面向江宁市政府说项,希望能独占运往日本的所有散装和集装箱货物,理所当然的,江宁政坛根本不听一个闲散衙门的副部长招呼,对方只好找来几个国家级的海运项目交给三菱,算是解了自己的尴尬。至于岩崎真善,也只能聊胜于无的苦挨着。

这时候,陈易觉得火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