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页

……

程晋州没有理睬沈聪的警告,依旧做着自己的事情。

在不能通过自主交易平台直接获得材料的情况下,要通过17世纪的技术提纯各种化合物,难度其实并不低。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要攻克难关。

不得不说,虽然掌握的知识不一定全面,包括项欣在内的诸位星术士,却显露出了他们的精英本色,因地制宜的用简陋条件不断进行实验,而且得到成果,要是用摄像机拍成纪录片的话,完全可以标注以“中世纪红军”的名头。

相比之下,程晋州的作用就更多的发挥在讨论之中,在很多情况下,他能够明确的给出研究方向,确定研究成功的条件,如此等等。虽然为了藏拙从不动手实验,程晋州反而获得了众位高阶星术士的尊敬。

这个时代,擅长“虚务”可比精研“实务”有派的多。

第二百三十三章 提纯标准化

在21世纪,分离提纯其实已经有了相对标准化的思路。

从指导原则上来说:不能引用新的杂质;分离提纯后的物质状态不变;实验操作先物理后化学(简单易行),此三点自创立之后就几乎没有什么修改,对于固液气等不同状态的杂质,也早就有了数十种方法罗列等待检验。

但在星术士的世界里,不仅仅是实验条件的不成熟,数量稀少的星术士更是延缓了实验方法的总结。

所以,当程晋州发现其他星术士尚未有清晰的提纯的规则的时候,不由提出,分离提纯固体的时候,方法应该从:加热灼烧,加热升华和加热分解,进一步到溶解,过滤,蒸发和结晶——包括姜璜星术士在内的先生们,都听的目瞪口呆。

他们虽然会使用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但究竟选择哪一种,遵循什么样的步骤,主要是根据星术士自己的感觉来决定的。换句话说,就是凭着实验者的喜欢。

而程晋州虽然从不进行实验,可他说的是一板一眼,由不得白靖等人疑惑。

其中廖恺擅长固液转化,也是行动派的作风。讨论进行到一半,他听着程晋州言之凿凿,就忍不住站起来道:“我想做个实验。关于您的方法选择。”

星术士喜欢做实验,亦是因为信奉实验出真知。

“虽然大部分是理论问题,当然,如果您愿意的话。”程晋州说话仍然客气,但却不怎么关注廖恺的实验。他现在讲的,也就是大学一年级左右的课程,不仅是常用常熟的内容,而且是经过千锤百炼的。所谓能够经受考验的科学原理,要比地主成分的特工可信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