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页

老管家在桌上倒好水,通过摇铃就吩咐了下去,然后道:“老爷,今天的期刊要送过来吗?”

“把《代数》、《几何》、《自然》拿过来,另外把最近一些天,查阅和引用最多的文章也拿过来吧。”泰亭习惯性的道。星洲最有名的期刊都是老牌的,很多期刊甚至会庞大到分家,然后在其他国家开放副刊,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也不会降低期刊本身的影响因子。

星洲倒是没有影响因子的说法,但他们的做法是相差不多的。在判断一本期刊的好坏的时候,都是将今年全期刊的被引用数字,除以过去两年期刊刊登的文章数量。一般来说,数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超过2的已经很少,某位教授若是在其他领域,发表一篇文章在影响因子50或者60的期刊上,学校和研究机构便可以大肆宣扬了。21世纪最好的期刊影响因子在20以上,它们中的每篇文章,都将是各种奖项的有力竞争者。

泰亭星术士塔的期刊,就放在相邻房间中。老管家利落说“马上就来”,接着便去那边房间翻查。每天都会有专门的人手将当日的期刊送至星术士塔,他们再通过星阵,传至塔顶。

星术士们的寿命悠长,管家亦会世代承袭。故而很多星术士的家中仆役,在专业素养上,比起贵族世家的也丝毫不逊色。

老管家动作娴熟,早餐刚刚上桌,他就将一叠最新期刊放在餐桌右侧,其中包括了最新送到星洲审核通过的文章。

作为委员会的一员,泰亭会有意识的阅读一些论文,以免跟不上时代。不过,以他四级星术士的身份,工作方面,倒是没什么必须要做的。

“姜璜星术士,来尝尝我们的浓汤,一会儿凉了就不好喝了。”泰亭如此说着,身上的亮光一闪而过,却是开启了一个保温的星阵。

这也是星洲星术士不同于外地星术士的地方,他们更少遇到作战和战争的需求,对星力的保存不够重视,往往于生活时大肆使用星阵。

姜璜笑着坐下,刚将勺子放在浓汤中,就听见外面传来猎猎的风声。

“又是那几个老家伙。”泰亭习以为常,歉意的道:“可能是委员会的孔玮星术士,他们经常来蹭吃蹭喝。”

话音刚落,两名年若六旬的星术士便从星塔的另一边冲了起来,并带来阵阵冷风。

姜璜星术士放下不常用的刀叉,友好的站了起来。

泰亭笑着与之介绍道:“孔玮,回民仁星术士,这位是大夏来的姜璜星术士。大家都是四级三星星术士,互相认识一下好了,姜璜星术士才来不久……”

“大夏的星术士。”孔玮咋咋呼呼的道:“正巧,我今天又看到一篇大夏的星术士的文章。”

所谓三句不离本行,星术士之间见面,最后总会说到星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