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第一期的《科学》,因为成绩未定,口头的宣传肯定是不能吸引星术士们的。但现在,10篇文章中有五篇被星洲的期刊收录,此等辉煌成绩,宣传的手段立刻起了作用。

席无庸看着手上的彩色宣传手册,都忍不住动心道:“下期的《科学》只是12篇文章,岂不是只要通过,就有近半的机会被《分析理论》收录?”

他是二星星术士了,却只有一篇文章被星洲的期刊收录,排名更是远落后于《分析理论》。

姜璜想起星洲几位星术士的评价,不禁道:“他果然是资源多多。”

……

第二百九十五章 评断

在程晋州的印象里,要判断一所学校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标准就是:它拒绝了多少申请者。

简而言之,录取率决定了学校的优秀程度。它来自人们的热情,是用脚投票的比赛。期刊亦是如此。

一篇期刊,有了足够多的投稿量,才能有足够多的拒绝信。保持着高拒绝率的情况下,仍然有无数人前仆后继,方才说明一家期刊的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用无数研究者的论文尸骸,用无数孩子的梦想尸骸,才能堆砌起一座座期刊大厦和名校名院。

程晋州不奢望《科学》能在多短的时间内,成为宇内著名的期刊。但他的确希望有足够多的关注度。就像是政客们需要支持自己的媒体一样,星术士们同样需要支持自己的期刊。

十二篇文章,至少五篇被《分析理论》收录。这是程晋州为第二期的《科学》,拿出的最强大砝码。

在他原先的计划里,大约还要再过几个月,才能激起大夏的星术士们的热情,但《分析理论》的负责人,显然找到了一个互惠互利的方式,用最小的代价,拿到了程晋州的两篇文章,同时也让其满意之至——优秀的人才在任何领域都是优秀的,这样的星术士,放在21世纪也将是社会金字塔上的精英。

第一期的《科学》,除了被摘录的五篇文章以外,剩下的五篇可谓平平无奇。那些原本是无奈用于充数的文章,到了现在,反而成了最容易激起人们幻想的地方。

许多星术士看了第一期的《科学》,再看看自己的文章,对于夺得二分之一的机会,就充满了自信。

然而,世界之变化,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老虎有一天会变成受保护的对象,自由有一天会变成特权,主人有一天会变成公仆……

因为看重《分析理论》而投稿《科学》的星术士们,肯定没有料到,与自己竞争的人数会高达三百余。数理论文可不是杂志报纸一类的大路货,星术士们往往要用六个月乃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做出点有价值的东西。300篇投稿,几乎相当于《夏京学报》每期收到的数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