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页

在梦想面前,刘斌是个很有原则的人。但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刘斌是个善于变通的人,他轻轻的拍手道:“改革的过程,就是重分配的过程,那些世家大族,往往占有数州的土地,而且隐瞒不报,私藏利税。若是朝廷的税收增加了,你港口的收益,不也就保住了。”

他的逻辑很奇怪也很直接。但程晋州一下子听懂了。

很早之前的朝廷,就因为税赋的原因在酝酿改革,而贵族们则希望在不触动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改革成功。刘斌却是反其道而行,要触动贵族们的利益改革,而大夏有了钱,利益的重新分配的过程中,新兴的贵族却会有好处。

程晋州倒是颇为同意岳父的改革方式,毕竟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看,大夏又是他的大本营。能够想方设法的经营好大本营,正是对自己的最大支持。

但他不可能跟着刘斌走改革家的路线,以免重蹈改革者的覆辙。故而只是问道:“我先前已经答应了商人们,会全额归还他们的税赋,岂能出尔反尔?”

“我要各省还五成税赋回来,剩下的就用以后收的税来还。”刘斌想了一下,又道:“作为港口,不想收关税是对的,但就一个国家而言,关税是不能少的,例如粮食,就一定要课重税,减少进口,布匹之类的则要不收税,增加进口。”

他哪里知道,这些物资都是因为程晋州无节制的贩卖造成的。

以一个封建国家的流通性来说,程晋州在市场上贩卖1%的存量,就能让全部的100%都动起来。没有接受过金融洗礼的社会,永远不知道集中在一起的钞票有多大的威力。

不过,程大博士倒是很赞赏“黑名单”和“白名单”的做法,用全国的视野来看,他当年的想法的确是有些小家子气了。他马上提出自己的要求道:“既然如此,以后包括京城码头在内的全国码头,关税都要由我来订。”

这次,轮到刘斌呆住了。

……

第三百五十三章 刘夫人

越是经济发达的社会,关税的重要性就越是凸显。

到了近代社会,习惯了殖民地经济的英国人,在对外战争胜利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要求掌握关税,就像他们曾对清朝做的那样。

而在大夏,由于荆南的存在,使得关税的重要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仅仅是中央和地方,每年销售到荆南的物资,就不止百万两白银,至于那些东西最终再销往哪里,就不是大夏所能掌控的了。

除此以外,经过星术士们在数学方面的发展和影响,包括政事堂在内的文官们,对于经济上的问题,也并非是完全不懂。他们至少知道,必须控制钱币的投放量,必须控制谷物价格,地租价格等等简单的常识。另一方面,通过购买铜铁白银等贵金属,调节本国的经济状况,早就被他们运用的非常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