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

在封建时代,半数资源集中在京师重地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星术士们也不会表示反对。

他们的身份,可以保证不会因为任何政治变动而发生变化。在历史上,就算是皇帝的更替,如此重大的事情,亦难以迎得星术士们参与。

更别说是那些高阶星术士了。

就像是遥远的哥本哈根团队那样,一旦团队稳定,必然爆发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互相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会让他们的效率有着稳定的提升。

而得到星盟关于代理人的承认之后,程晋州则放心大胆的将微积分拿了出来。为此更是前往了一趟星塔。

牛顿时代,用断续的4代人,200年的时光,彻底解剖建立了微积分,但有了前人栽种的高树,想要再播撒些小苗,就容易的多。

程晋州将记忆里的几本关于微积分的教材,都通过星塔兑换了出来,再将他们改头换面,在讨论会中使用。

出于星术士世界的特殊性,所谓的团队讨论会,本身实际上是不限制进入者身份的。因为大多数星术士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百多年的寿命,较少的人数和高贵的身份,都使得许多人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仅仅是会场的限制没有意义。真正限制星术士们参与的,除了积极讨论所要求的默契之外,实际上是星术士们在数理方面的能力。

若是坐在场上,一个字都听不懂,连讲解都听不懂,那讨论起来的尴尬,不足外人道。

想想很多人学生时代的遭遇,再将此情形放大到成人时代——以星术士的高傲,偶尔的听不懂是能够理解的,但讨论中说不出话来,确实是太难为他们了。

在反复的讨论中,反复的吃瘪,没有当场自杀,已经是坚毅的表现。

因而,即使偶尔有人,在强烈的要求,以及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的牵扯下,进入了程晋州的团队讨论,能留下来的依旧是极少数。

由于参与者本身都是已参与者的亲朋好友,又或师徒关系,这种缓慢的增加团队成员的方法,反而出奇的好用。

大夏的星术士们有了渠道介入团队讨论,并分享由此带来的贡献点的收益,始终想要跟着程晋州的秦何二人就开始郁闷了。

开始的时候,总是找不到程晋州的人,后来他们能找到了,又干脆进不去讨论现场。

团队尽管会收纳一些大夏星术士的加入,可对于康德主教,或者秦何这样来历不明的星术士,本能上是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