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嬴政对此十分好奇,便让人将这几个刺客都押送到咸阳宫,亲自审问。

那两家被安插在秦国的韩间,已经由尉缭带人去抄家抓人,剩下的两人,一个是个最多不超过十五岁的少年书生,另一个则是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工匠。

那少年书生哪怕被抓时挨了不少拳脚,如今鼻青脸肿地被绑着,依然挺直脊背,眼神愤怒地望向嬴政。

嬴政:“床弩的射击角度,是你计算的?用日晷还是方圆定位?”

那少年书生愤怒的眼神陡然变成了震惊,甚至难以置信地看着他,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你……如何知道?”

嬴政没搭理他,却转头对相里非继续说道:“床弩的精准度难以保证,射击速度也慢,所以最好有三到五排,至少三排以上,交替射击,保证箭矢的覆盖面和打击力度,才能达到有效杀伤。”

相里非兴奋地连连点头:“正是如此!而且他们用的箭太轻,若是用青铜长箭,最好在三尺以上,能够保证更好的稳定性,杀伤力也会翻倍。”

那韩国工匠终于忍不住插话:“我们造了长箭,但运不进秦国……本地的铸造坊都被严密监控,没法造出适合床弩的箭支,我也没办法啊!”

相里非摇摇头:“其实你这床弩还有点问题,机括和绞筋做的太糙,用不了几次就得废了……我跟你说,最好……”

他居然把那工匠拉到一边,开始巴拉巴拉跟人讨论起床弩和配套弩/箭的设计制造,那工匠一开始还跟他顶嘴争论,后来听得有些道理,也忍不住开始跟他比划起来……

相里非居然把捆他的绳子都给解开,当着秦王政的面,拉着他到旁边的书案上,对着图纸开始写写画画,跟他讨论这床弩改造的方向。

看到那工匠似乎完全忘了自己是阶下囚,还是秦国的死对头,那少年书生的表情,从起初的震惊,到后来,变成了生无可恋。

这明明是他们韩国最好的工匠溪镛,也是唯一一个敢冒死与他同来秦国刺杀嬴政的弩机匠人。

可前面被捕时挨打差点丢了性命都不曾求饶的溪镛,这会儿居然被一个小个子年轻人用几张图纸,就勾搭得忘了自己姓甚名谁是哪国人。

他算是知道,郑国为何会背叛韩王了。

他傲然望向秦王政,愤怒地说道:“雕虫小技耳!自你逼公子非叛韩,良必与秦势不两立!”

“要杀便杀,休要多此一举!”

嬴政若有所思地看着他,轻轻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我知道你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