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一句话,便注定了燕王的盘算落空。

只是不知他在泉下再见到儿子时,会如何面对。

作者有话说:

原来的历史线里,因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激怒秦王,秦王派兵攻打燕国,燕王送上太子丹人头,然而秦依然灭燕。

虽然太子丹这回没刺秦,但对于燕王来说,能死儿子不死自己是最好不过,可惜……

再次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架空历史,与原本历史已截然不同。

第三十四章 真假嬴政(34)

燕太子姬丹死了,燕王死了,可姬丹与嬴政的故事,却依旧在暗中流传,甚至随着他们的死,从燕国到赵国找秦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故事的真假。

如果是假的,那为何秦王政要杀了燕太子丹?

莫不是杀人灭口掩人耳目?

这活脱脱始乱终弃的做法,彻底坐实了秦王政的渣男名号。

甚至有人怀疑,燕太子丹之死,或许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的jq,更有可能,是他认出这个秦王政,并非当初他在邯郸认识的质子赵政!

嬴政当初回到秦国的经历,虽然秦庄襄王替他做了掩饰,也抄了吕不韦的家,抹去了那些被吕不韦收为义子的替身们的存在,但人多口杂,总有些流传出去。

当初还没人敢说,如今加上燕太子丹之死,又被人炒起了剩饭,怀疑正是因为嬴政身份的真假,才导致赵燕两国覆灭。

不愧是暴君,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不惜灭国灭门,当真是残暴之极。

当然,大多数人只敢以暴君称之,还得是背地里私下说,以“不可说”的那位代称,而不敢直呼其名。

毕竟,从燕王父子被抓,由燕国押送到咸阳的路上,许多昔日曾与燕太子丹有过交情的游侠剑客,都曾经试图去劫道救人,可往往连人都没看到,就中了埋伏和陷阱,好在荆轲也敬佩他们的“义气”,并未要了他们的性命,只是收缴了他们的兵器和身上的钱财后,就把人放了。

况且,其中有不少人,还是他当初做游侠时结交过的好友扆崋。

结果,荆轲就听了一路的八卦,吃瓜吃到自己老板头上,简直是打工人毕生幸福。

只是结果就没那么美好,并不是所有传说,到最后都有个大团圆的美满结局,更多的时候,破镜难圆,一步走错,回头是谁也看不到的。

其实起初荆轲还是想替自家老板喊冤洗白的,毕竟他也是亲眼看到姬丹和嬴政见面时的情形,知晓内情,甚至还接下了去邯郸调查那个假“赵政”来历的任务,所以当听到有人诽谤老板的时候,就忍不住会反驳两句。

结果就被骂得狗血淋头,成了臭名昭著的暴君家的狗腿鹰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