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页

赵政就很想知道,那些故事里的嬴政,一门心思谈恋爱去了,还能有时间去统一六国开创大秦帝国吗?

只不过,现在穿越到了宋孝宗身上,替他养孩子赚取孝顺值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儿子们,这才惊觉除了扶苏和胡亥这争气和最不争气的两个儿子之外,其他的孩子,都已经在他的记忆中面目模糊。

他甚至记不得扶苏的亲娘长什么模样,记不得胡亥是跟谁生的……更记不得其他那些孩子们的出生年月和模样,似乎当初在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任务后,就将那些孩子交给宫人抚养,自己成日忙于政务,他们对他恐怕也是一样的陌生。

除了知道他是他们的父皇,是大秦帝国的统治者之外,恐怕他们根本不敢接近他,更不用说从他身上享受父爱。

或许这就上当初胡亥那个小混蛋得到他喜欢的缘故。

只有那个胆大包天不知畏惧的小混蛋,敢在他工作时颠颠地跑来,既是送吃的,也是来蹭吃蹭喝,比起他那些畏畏缩缩见了他连头也不敢抬的兄弟们,自然更容易讨得他的欢心。

可惜……最后他被赵高诱惑,为了权势之位,杀了所有的兄弟姐妹,生生断送了大秦帝国,真是既蠢又毒,活该死在赵高手里。

这一世他根本没有打算让胡亥出生,如今甚至也错过了扶苏出生的时间……不知道再穿越回去之后,还有没有机会见到那个让他愧疚于心的长子。

“父皇?”赵愉发觉龙兴帝看他的眼神有些古怪,盯着他看了许久,那眼神却不像是单纯看他,似乎是在透过他,看另一个人,让他心里不禁有些发毛,小心翼翼地问道:“儿臣所奏之事,不知父皇可否答应?”

赵政低头看了眼他今日递上来的奏折,虽然文笔稚嫩,书法平平,但内容写的有条有理,颇有几分见地,最后居然还联名署上了他和两个弟弟签名。

这三个小子,在宫里n对一的教学还不够,居然打上了外出读书的主意,还振振有词地说什么社学是国家育才之本,如今官府自上而下,大力兴学办学,身为皇室子弟的他们也当以身作则,在宫中学习只能从书本上了解民生,若是能够到宗学社学学习,则可以结交更多学子,对自己的学习更有益处。

历朝历代其实皇子在宫中读书,都会招官员和宗室子弟做陪读,从小就让他们学习的是帝王心术,无形之中就已经拉帮结派,为以后的争权夺利埋下了基础。

赵政并不打算像后来某个朝代的皇帝一样,拿一个儿子做太子的磨刀石。

所谓天家无父子,就是因为父子相忌相疑,在皇位面前,根本不管什么父子亲情,什么以孝治国,孝行天下,都是在位者为了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手段罢了。

他既然立了太子,就要悉心培养这个接班人,至于其他的皇子,便可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去学习发展,但前提是要敬爱兄长,孝顺父皇,老老实实地做个太平富贵王爷,就能一生顺遂。

现在看到赵愉三兄弟能够兄友弟恭,共同学习进步,真是不枉他费了那么多心思在他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