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明代女官六局二十四司,是明太/祖洪武年间设置,就是因为汲取唐代宦官专权乱政,甚至影响到皇帝废立之事,引以为鉴,还在宫中立下了“内臣不得干预政事,违者斩!”的铁牌,并设立女官六局,分为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负责宫中诸多事宜,以分宦官之权。

然而,孩子总是叛逆的多,立下的fg总是要倒的。

或许就是因为洪武帝立下的铁牌,后代这些不肖子孙们,不但没遵从,反而变本加厉。

以前历朝历代太监干政,多是仗着皇帝宠信,与朝臣几乎完全对立,可到了明朝,某些皇帝懒得批阅奏章的,干脆让太监先行代阅,甚至代为批复,司礼监太监和秉笔太监的权利之大,已经与内阁分庭抗礼,甚至势力从宫内延伸到外廷,成了真正的“九千岁”、“立皇帝”。

知道这些太监们做过或未来将会的事,加上当初对赵高的印象,导致嬴政对整个太监群体都没什么好感,一来就先抄了那个用符箓忽悠了原主的大太监李广,又将成天哄着朱厚照玩的大伴,未来的立皇帝刘瑾和八虎都给送守皇陵。

李广贪污案查下来,锦衣卫的人也有不少夹带私货的,趁机将昔日搜集的东西厂太监们罪证状纸都拿了出来,这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个带一个的,没几天下来,后宫里的太监少了一大半。

剩下的老的老小的小,都是昔日没机会当差做主的,突然承担起这么多事来,一时间还真有些手忙脚乱的。

也多亏嬴政借口皇后有恙取消了千秋节的贺礼仪式,否则就剩下的这些人,不出乱子才怪了。

所以当他处理了张家满门,收拾了宫中太监之后,开始发布征召女官时,大部分的官员都以为这代表着皇帝终于开窍了,不打算再守着皇后一人,宫中只要进了美人,就能有机会开枝散叶,也不必再担心独苗苗的太子殿下有个什么意外或是养歪了。

正当百官和世家勋贵们琢磨着如何照着张皇后的模板在自家或者族中选些合适的美貌女子送去当女官时,紧跟着的一道诏书就让他们又傻眼了。

这女官选拔,年龄要求居然是十五到五十岁皆可,考试范围除了琴棋书画诗酒茶女红之外,居然还有四书五经和九章算术,这就让人更摸不着头脑了。

这到底是考女官呢,还是考状元呢?

大家都很懵,一开始还没什么人报名,结果嬴政就让朝臣们举荐,最后是御史谢朝宣一个和离在家教书的堂姐,主动前来报考女官。

这位谢氏女已经年过四十,容貌平平,因为膝下只有一女,丈夫纳妾后,丈夫想要妾生子记在她名下继承她的嫁妆,甚至因此害死了她的女儿,她一怒之下便与丈夫和离,闹得满城皆知,后来便回到娘家清修,却因为自身才华出众,教导出族中几个有名的才女,引得城中不少勋贵世家争相邀她为师,去教导自家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