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安绵早在张家倒台后,张皇后昏倒,就被嬴政以伺候不利,勾结外戚之名逐出宫门,送她回家,倒也没克扣她昔日攒下的俸禄和赏钱,只是回家后过得如何,就完全看她个人造化了。

自永乐之后,大明后宫的女官人数就一再缩减,到如今已不足百人,嬴政看过这次考试的成绩后,只选了五十人,又让她们与宫中剩下的女官再进行了一番考校,由谢怀真为首,重新安排了六局二十四司的人手,将宫中事务从宦官那边收拢回来大半,尤其是尚食、尚服二局,直接接管了尚膳监和尚衣监的事务。

没办法,尚膳监和尚衣监的掌印太监,都因为李广一案的牵连,如今还在诏狱里蹲着,不吐出以前贪墨下的银子,嬴政是既不会放他们出来,也不会轻易让他们死了的。

经历过大宋一朝,嬴政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就是生产力,从后世的书本里看过,在大宋朝亲身体验过,那几十万俘虏让他省下了多少民夫民工的徭役和工钱,这可一点都不比抄家少赚。

所以对于这些犯案的官员和太监们,嬴政也不打算采取当朝太/祖皇帝的刑罚,那种贪污五两银子就剥皮实草的做法,当时看着挺爽,可后来执行……是越来越难不说,还饿死不少清官如海刚峰的家属,反而是贪官们继续变着花样地贪,完全没受影响。

杀人嬴政也没少杀过,可对于贪腐之人,一刀砍了着实是便宜了他们,嬴政便定下规矩,贪腐百两纹银以上者,如无法交还所贪银两,就按银两数目定下剐刑刀数,一年为期,能补上银子的,可以死的痛快点,补不上的,就可以体验一下何为千刀万剐。

至于那种数目过大动则上万两甚至几十万的,就比如张家兄弟,那就是祸及满门。

既然当初一家人跟着他享过福,那么现在也该一起承担责任,毕竟若没有他们贪腐来的银子,也不能养出那些千金女和纨绔子,一家子都是吃官家的粮,还喝百姓的血,那么到了受罚的时候,当然也要一家人整整齐齐才合适。

【啧,暴君就是暴君,大人们犯的错,可孩子是无辜的啊!】

【总有人跑来秀智商,拿现代的标准去要求古人,你咋不拿古人的标准来要求你自己呢?】

【政哥也没杀小孩啊,只是流放而已。的确是吃苦,可当初他们的父祖长辈强占人田地杀人夺铺的时候,那些受害者难道不苦吗?】

【共情罪犯的人,都有潜在的犯罪嫌疑。】

【被贪官贪来的钱养大的孩子,有什么资格说无辜?怎么不想想被他们父辈害死的那些百姓是不是无辜的?】

……

看到弹幕里吵成一片,嬴政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