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项羽冷笑一声,说道:“莫非韩信也想效仿本王,立个刘义王吗?”

当初他和叔父项梁起兵反秦,便是采纳了范增的建议,以楚王后人熊心为楚义帝,召集天下义士反秦,刘邦和项羽等诸路义军便是在楚义帝面前相约为兄弟,先入关中者为王。

可没想到项羽打败了秦军,却被刘邦摘了桃子抢先入关中,楚义帝答复项羽按原约定执行,封刘邦为汉王,项羽怀恨在心,尊其为帝之后,命英布伏击弑君,杀了这个傀儡皇帝,正式揭开了楚汉争霸的帷幕。

在他看来,刘邦既然已经落入他的手中,这次就绝不会再放他离开,鸿门宴的错误,可一而不可再。

可若是真的杀了刘邦,让韩信得以借刘盈之势接掌汉王麾下兵马,对项羽来说,却是更大的威胁。

当初他看不起韩信,导致韩信投奔刘邦,也正是因为此人,才让刘邦能够在短短数年之中,在各路义军中脱颖而出,如今又以五万人马背水一战打败降服了赵国二十万大军,以韩信的手段,不出半年,这支败军在他手里也会被训练成精兵强将。

到那时,若是再没了刘邦掣肘,韩信借着刘盈之势收复刘邦旧部,便可与他有一拼之力。

项羽也并非有勇无谋之辈,尤其是他先前中了反间计,被陈平用计离间,误以为范增与汉王有私,夺其权柄,导致范增一怒辞归,病死途中,项羽才后悔不迭,对刘邦君臣的痛恨之心更添了几分,这次攻打彭城时才会身先士卒,不顾“穷寇莫追”的兵法之道,派人硬生生将刘邦给追捕回来。

不杀刘邦,难消他心头之恨。

可若杀了刘邦,等于将刘邦手下人马拱手送给了韩信,韩信若是得了刘邦的人马,那可是如虎添翼,未来之势,必然更难预料。

没有亚父范增在身边谋划,项羽感觉到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多了几倍,却也打起精神来,再不敢疏忽,他本就是世族子弟,从小学习兵法武艺,自然知道韩信这时候派来信使,其中必有诡诈之计。

就是要让他犹豫不定,无法当机立断地斩杀刘邦。

原本简简单单一句话的事,被韩信这么一搅局,项羽疑心大起,举棋不定,刘邦却是骂不绝口,一副对韩信恨之入骨的架势,反倒是对真正抓了他要杀他的项羽,似乎毫无芥蒂。

他倒是十分光棍,“所谓成王败寇,某既已落在楚王手中,生死便由楚王决定。可那韩信小儿,若非本王信赖,如何能有今时今日?这等背信弃义的反骨仔,竟敢挟持我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