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于是,当晚他让人安顿好公子盈之后,就做了个梦。

梦中跟着夏侯婴过河来到军中的不是刘盈而是刘邦,以汉使之名直接夺了他和张耳的印信兵符,虽然依旧命张耳守赵,拜他为相,却不似如今这般整个赵地均握于他的手中。

韩信不以为意,他当初投靠刘邦,正是因为汉王麾下无大将,而在项羽麾下,以项羽的勇武自负,根本没有他的出头之日。

那时的他,从未想过叛汉,哪怕一连灭魏、赵、燕、齐之后,也只是上书刘邦希望代理齐王,以免齐国生变。刘邦当时正被项羽围困,大恨韩信意图自立为王,若无张良陈平提醒,当场就要翻脸。

尽管如此,刘邦派张良立韩信为齐王,立刻就征调韩信兵马攻打楚军。项羽这会儿才急了,派人游说韩信反汉联楚,自立齐王三分天下,韩信誓不叛汉,拒绝了项羽,虽被人劝说功高震主危在旦夕,却依然自以为功高盖世,刘邦不会夺齐。

可没想到韩信在垓下之战灭楚十万,项羽前脚自刎,刘邦后脚就入韩信军中,收夺兵权,改封韩信为楚王,后来又以谋反罪将其带回洛阳,改封淮阴侯,最终依然因谋反之罪,被吕后和萧何诱骗到长乐宫钟室诛杀。

死于钟室之后,韩信大汗淋漓地醒来,却发现不过是一场噩梦,刘邦尚在项羽军中为质,在他手中的,不过是个六岁小儿。

他才下决心以公子盈为质,夺取汉军权柄,却不料昔日负责后勤内政的萧何联合张良,竟让他麾下将士背叛他,在他和项羽之战中,陷于孤立无援,粮草断绝之地,纵有一身兵法战术,却无可用之兵,结果败得比上次更快更惨。

这次因为兵士饿极炸营作乱,内外交困,韩信死于乱军之中,浑身发冷地睁开眼时,终于意识到,张良当初为何会劝刘邦约法三章,忠义仁勇,在诡诈多变的兵法之上,依然是人心所向。

最可怕的,是他不甘心地再次入梦,试图改变命运。

那一夜,也的确如同所愿,无论结局如何,只要他入梦,就会从他忍受□□之辱那一刻,重新开局。

知道了未来大势,韩信本踌躇满志,想要提前下手,改变未来,不管是项羽刘邦,都是他的手下败将,既有兵权,他为何不能称王称霸?

虽然他前世权谋上的犹豫优柔,远不及战场上的杀伐果断,就注定了他是将帅之才,却非帝王之道。

但他有了先知先觉,可以学啊!

他学过刘邦,也学过项羽,在乱世中利用先知,一度雄霸天下,无往不利,甚至后来建立了他的大齐国,与楚汉相争。

可他杀伐过度,打遍天下之后,却又成了众人口中的武王暴齐,被战争掏空的国力和消耗殆尽的人力,在顺风时会被胜利的辉煌战果掩盖,在战后却会很快暴露出各种问题。

可最要命的问题是他忌惮萧何张良,早早设计除去了这些心腹大患,结果到后来却缺少治国之才,哪怕平定楚汉,百姓依然困苦不堪,就连他回到楚地想要报答昔日一饭之恩的漂母,都发现漂母早已死于战乱,那些百姓对他只有憎恶惊惧,毫无爱戴拥护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