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上官绣只是点点头,并没有表现的多感兴趣,她吩咐道:“让马拉上山多找点道士,尤其是修丹的道士,他们肯定掌握一定的原理。”

心里却想这些道士可是古代版的化工,虽然原始,可比起哈木马拉已经是从1开始了。

有专业的人一步步提纯比摸黑要事半功倍。

她想了想又添了一句:“我查阅过楚典,发现前朝确实有小范围制造此药,只是并未形成规模,所以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然后最终消失于历史长河,不见踪影。”

“马村的流水线现在已经初具规模,无论是一窝蜂还是床弓都靠他们量产。所以从今天起我决定大规模量制生产线,培养一些基础匠人,手工,组装,甚至锻造,并将总部搬到青州开枝散叶。”

图尔顺着她的思路,总结一番:“您放心,属下已经掌握流程节奏,还撰写一些浅显易懂的课书作为教程供学徒参考。”

上官绣十分赞赏图尔,果然只有图尔能勉强跟得上她的节奏。一个古人能做到如此份上已经足够。

哪怕是现代的一点东西,搬到古代都能引发科技树的爆炸,说不定一次偶然性的爆炸就能带动整个社会发展。

上官绣道:“这条生产线多招一些人,不够钱,你可以去仓库取。”

说到仓库,图尔刚刚瞧了一圈发现粮库堆满,连钱库也堆满,仅仅一年首领就储蓄那么的物资,实在叫人惊叹。

难怪首领敢挑战陋制,以人为本,增加集体荣誉,重视底层士兵,让士兵不再是工具与鹰犬,从而大获民心。

图尔忍不住提问:“首领,您是如何做到短时间储备如此庞大的物资?”

上官绣便将自己通过开通盐利,挤占地方官府与豪绅的利益,通过短时间便利收取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