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页

这话还没发出?去,外?边就?有人来禀告,云都尉遣人前来送信。

皇长子刚刚皱起的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

因为这位“云都尉”不?是旁人,正是与他和离的妻子,从前的皇长子妃。

云葳派去的人向皇长子传达她的意思:“您应该劝说对?自己忠心耿耿的门客去侍奉储君。如今到了这种境地,尤且对?您不?离不?弃,可见他们都是高洁之士,让他们走上仕途,是国家?的幸事?,是储君的幸事?,难道就?不?是您的幸事?吗?”

“您的外?家?注定会被?皇室打压,您又承诺孝和皇后不?会参与政务,您无法通过血缘关系获得政治上的庇护,那么,通过这些品格高尚的旧臣来换取平稳的未来,也让他们去造福社稷,对?于双方来说,不?都是吉利的事?情吗?”

“孝和皇后对?我有着教导之恩,所以我听说此事?之后,派人来告诉您我的想法,希望您慎重的考虑我的话。”

自己的脑子不?太好使,那就?要?听脑子好使的人说的话。

皇长子思忖许久,终于还是起身去拜访府上的门客,一一劝说他们出?仕,这才有了后来的皇长子门客入仕东宫。

征召侍奉皇长子的旧人,是皇太子的胸襟和气度,劝说自己的门客去投东宫,是皇长子的释然和好意,一来一回,象征着周国最高权力的更迭平稳达成,不?只?是在国都,之于列国,也是一桩美谈。

嬴政将最后拟定好的名单递交到皇帝手上——待到后者加盖大印,这件事?才能算是最终确认。

皇帝粗略的瞟了几眼?,没挑出?什么毛病来,正准备发下去让郎官们盖印,忽然间注意到文?书上太子家?令的职位后边并没有填写人名。

太子家?令,只?看这四个字,便?可以知道其职责之重了,说一句总揽东宫诸事?,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