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这些,这些是你弟妹早早收拾出来,今天让我专门带给你的。她说你要是嫌弃,可以把这些小衣服剪了做小宝宝的尿布。但她收拾的这些衣服我都看了,全部都特别新,当时买的时候都是花了大价钱的。这些衣服,你挑着给大妮和二妮穿穿,最小的到时给你肚子里的小宝宝穿。实在不喜欢的,再剪了做尿布。”

杨家的情况,其实是比刘家明显差一点的。

虽然她家的公公婆婆,在他们盖房的时候也帮衬了一下。但因为杨家儿子女儿多,其实帮衬的并不算多。至少她家这个新房子,除了房子的墙体确实用了一些红砖外,其他就完全不能看了。她家屋梁上的大梁用的都是那种很细的柳木,上面的填充的那些小木头也弯弯曲曲的。她家的房子,外面的墙体也是土墙,甚至连家里外面的大门,都是原始的木头房门,而不是现在家家慢慢开始用的铁门。

总之就算盖这个房子,她这个便宜女儿的公公婆婆虽然算是出力了,但却不是特别上心。按照书里刘小娟跟她丈夫吵架时说的,杨瑞家他爸爸最不心疼的就是他。他家那么多地,那么多树,结果家里老大老小盖房时,老头子都砍了最粗最直的,就她家的大梁都是扭扭曲曲的。还有分家时,她婆婆家给他们的地也是最少的,甚至连一个做饭的锅都没有给他们。连粗面和窝窝头,都没有给他们几个。最后逼得她,不得不连夜骑自行车跑去娘家,去借锅和粮食。

反正在杨家分家时,作为老二的杨瑞确实没有分到多少。

当时的杨家老爷子,确实偏向了家里的老大和老小。

但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杨瑞却是杨家儿子辈里唯一有正经工作的,也是唯一读书的。所以这个事情,真的不好说。

毕竟连杨老头可能都没有想到,国家开始不承认民办老师了。也没有想到,学校唯一的一个转公立名额,杨瑞却在学校主动找到他的情况下,他自己给家庭特别困难的同事同学让了出去。而且因为想要生一个儿子,他们抱着侥幸心理。最后因为第三个孩子的出生,杨爸爸被有心人举报,也确确实实的失去了他小学老师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交了很多的罚金。

反正暂时段,刘小娟的生活其实并没有表面那么幸福和舒心。至少她嫁过来后,日子确实越过越差了。

看着母亲准备的东西,以及家里弟妹准备的那些旧衣服。怀孕多愁善感的刘小娟慢慢的红了眼睛,然后侧身轻轻的靠在刘婳的肩膀上。

“妈,你说这次如果还是一个女娃,到时我该怎么办?现在国家管得严,听说农村的老师最多只能生两个。如果生多了,不光要交罚款,他爸爸的工作可能还没有了。如果——”

低头看着靠着自己哭泣的年轻女孩子,刘婳的心里也十分的不是滋味。

原主的这个女儿,是十八岁就嫁给她丈夫的。

她看上了自己丈夫跟她一样高高的身材,看上了对方脸上的文质彬彬和单纯羞涩的模样。

原主和她的丈夫,看上了对方中专生和老师的身份。却没有想到,最后杨瑞会丢了老师的工作。也没有想到,杨家儿子女儿多,那就意味着各种矛盾多。更加没有想到,杨家老头老太太的重男轻女的情况会那么严重。

所以等嫁人后,她这个才十八岁的女儿,年纪轻轻就要开始学着跟婆婆妯娌小姑子斗。也开始了,肚子起了平,平了起,一直都苦苦盼着儿子的痛苦生涯。甚至到了杨瑞去新疆打工,但老板不给工资的情况下。她吃饭没有油盐酱醋,只能去供销社赊账,或者拿鸡蛋去换的地步。而她丈夫不在的时候,她去地里干农活,也是自己一个人大半夜去干的。到了后来,甚至连她的老大老二,也跟她吃了很多的苦。她的好日子,算是等到丈夫开了一个小铺子后,才稍微的好了一点点。

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里的人。

刘婳其实一直都有一种自己在做梦,在做游戏的感觉。

甚至她会对对方好,目的也只是测试这样做。她是不是就能回家,就能重返青春。

但这一刻,脑子里闪着原主拿着家里的窝窝头米面,一家一家去换干净布头的画面。想着她大半夜的不睡觉,一针一线给自己未出生的外孙做马头小鞋子的模样。

想着记忆里,面前这个才二十七八但却磋磨的像三十岁的便宜女儿。一次一次受委屈,跑到家里诉说委屈。最后在回家时,又不得不厚着脸皮,带一堆东西回去救济一家人的场面。

这一刻,刘婳的心里是真的心疼了。

这一刻,刘婳甚至好像有一点点完全的融入到母亲这个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