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次,刘婳却在儿媳妇的面前,真真正正的把钱拿出来给他们了。

“妈,剩下你取货够吗?要不要你再多留下五块十块。”

从母亲开始做生意起,刘大军就往里面拿了二十块钱。但母亲做生意的电子秤,封口器那些东西都是他们买的。后来每天封口打包什么的,其实大部分都是他们两夫妻做的。

可以说,现在刘婳是一下子就把他们投入的那些钱,全部完完全全的给他们了。

心里高兴着,但考虑到现在母亲手上又只有三四十块了。这些钱,她明天又要取货,又要留出一部分找零钱和吃饭,刘大军就下意识的再次翻起了他手里的那沓钱。

“别,这些就够了。我们赚钱的目的是还账,不是无休止的一直取货。而且现在我们取的货,新取的花生和散装的白糖黑糖一直都没有卖完,现在我取货基本只取冰糖和桂圆,这些钱是够的。如果以后生意一直都这么好,每次我们都能抽出来二十块三十块。那么我们家的欠款,整个过年前我们至少是可以还一半的。”

刘家现在的欠款是一千五百块,就是后面世界的十五万。

到现在,接下来的齐家寨和附近陶宁村一共二十七八个集会,她大概能过去二十个。那么一个月的时间,就算一个集会只赚二十块钱,那么到最后她应该也能赚四五百块。就算倒霉,一个集会上只净赚十块钱。到时整个集会结束,他们也是可以赚到二百多块的。

以前的时候,刘婳会感觉这点钱简直搞笑。

但现在在这个世界待的久了,刘婳却再也不会这么想了。

一个月赚两百块,在她的那个年代就是你赶集一个月,一个月的净利润就是两万块。一个月赚两万块,你真的能说赚的少吗?真的能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小钱吗?

心里兴奋着,然后刘婳给大家畅想起,以后他们把家里的投入的本钱全部都拿出来。最后就拿赚到的钱,一直取货和攒钱,一直没有心理负担赚钱的想法。

想着刘婳现在手上的四十块,还有他们家放着的那些货。

在清楚的知道,他们是真的赚钱了后。最后刘大军和罗珍珍,也不说丧气话了。也全部都高兴的,跟刘婳一起畅想起未来。

后来的日子,刘婳都是跟罗珍珍一起取货和卖货的。

基本每次赶集,都是拉着货的刘婳先过去。罗珍珍则是早晨吃完早饭,送完孩子,然后自己坐出租的摩托车和班车过去的。

这样虽然会花费一点点钱,但大家感觉划算也合适,也就一直这样操作了。

在家里哄孩子的刘小娟是后面给自己母亲打电话时,才知道了刘大舅自己单干的事情。

在电话里低低的咒骂了两句,说了几句自己母亲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情早早的告诉她。

最后的日子,在刘婳最忙赶大集的日子。她竟然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托给自己最小的妯娌小叔叔照顾,随即她每天也尽量抽出时间去帮忙了。她的小妯娌,本来应该是不愿意的。但是等刘婳出主意,让她每次去接孩子的时候,都带一些他们摊位上的冰糖瓜子和花生这些。看着这些小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又想到刘小娟每次都拿一点这些东西过来,那他们过年就不用买了。最后看在这些东西的份上,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杨家最小媳妇,竟然就默默答应帮助刘小娟看孩子了。

而且刘家的老大和老二其实都大了,她只要管一顿吃的就可以了。现在最关键的,其实是才出生半年不到的杨家老三。但这个孩子,算是一个特别乖的宝藏小孩。基本上只要给她吃奶了换尿布了,她就不会无缘无故的哭闹。所以给自家娘家带了很多弟弟妹妹的杨家最小媳妇,最后竟然就当真给刘小娟看了半个月的孩子。

第23章

之后的集会, 真的是一天比一天热闹。

刘婳感觉这个年代的农村人都很穷,感觉大家很多人都是吃饭都舍不得放食用油,衣服破了很多人都舍不得扔了大家都会偷偷缝补的特殊时期。

但她确实低估了农村人的超强购买力, 后面的大集会上,大家基本逛街就是拿着一个大编织袋和手提袋的, 他们出来基本就是奔着买东西的。然后这个时候, 大家再拿东西, 都是十袋二十袋的拿的,看着各个都豪爽的不行。按照她旁边卖床单小伙子的说法,他们一年到头,也就过年享受一下。一整年赚钱攒钱,也就是为了过年过的好,所以基本都很舍得花钱。这话听着有点醍醐灌耳, 最后刘婳也就不再想为什么平时舍不得花钱的大家, 为什么过年就要这么大方。就跟自己的女儿和儿媳,抓紧时间忙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