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那个晚上,刚刚大二十九岁的她,在寒风中等待了三个小时后。最后见火车站一直在奉行所谓的检票前三个小时才能进站的政策, 她又倒霉的早早从火车站出来了。没有办法, 她就去住宿了。

然后在西安那个地方,她就放下行李,在那个地方的火车站宾馆内, 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

那个时候, 她真的太傻了。

而这次,刘婳在离开了她之前待了一星期的陌生小城市后,她去的第二站就是她上辈子心心念念扼腕了很久的古城西安。

她银行卡里的三千块, 在她的那个年代, 真的不算多, 只能做一个短期的扣扣搜搜的小旅行。

但到了现在,怀揣着至今只花了一个零头的银行卡,刘婳却有一种自己无敌富有的感觉。

事实上,她兜里的三千块在这个年代,确实算特别多了。

这三千块是他们工作五个月,刨除各种花销和工资,那个小店几个月赚的所有钱。

有了那笔钱,刘婳最先想的就是拿着钱,让赵深迅速的去把他们的房子贷款给还掉。

但是一时冲动把这笔钱带出来后,现在的刘婳却花的越来越没有负担了。

他们的小店,初期花费的多,那是因为初期需要置办和购买的东西比较多。所以最开始他们才搞了一个收支平衡,到后两个月才赚钱的。

意思就是,他们的朝阳小吃店。如果不碰到刚刚开业,他们赔钱做促销拉客,还有需要买这个买那个,感觉什么都缺的开业特殊状况后。之后的每个月,他们的净利润其实是一千五。就是他们熟悉年代的,一个月的纯利润是十五万左右。

一个五十平的小店,稳定下来一个月的利润是十五万。刘婳不知道这个钱,到底算多还是算少。她也不清楚,他们的小店能否一直维持这个盈利状况,还是后续会增加或者会减少。

反正在清楚的知道,他们的那个店面,现在一个月就能赚大概十五万。她现在拿走的其实只是其中的两个月的工资,后续收益应该跟她没关系了,也到不了她的银行卡后。她心里的负担,渐渐的就完全没有了。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恋人。

她现在已经把家里的老大彻底的带到城市里,她的房子刘小娟在住着,她的孩子也全部都到新城了。她的丈夫,就算刘婳跟他做了无数的提醒,他都没有听。但不管怎么样,现在他也在新城工作了,也干着他真正感兴趣的工作。对于他们,刘婳问心无愧了。

家里的老二,她支持对方早早离婚了。对方再婚时,她也用对方的彩礼,外加她自己的积蓄,给她首付买房子了。现在她跟她姐姐都在她家的小铺子里工作,如果不出意外,她们是可以一辈子都待在那个小店工作的。后续不管那里的生意是好是坏,至少她们现在在新城都有住的地方了。再差,其实也查不到哪里了。

刘家的老三,对方出车祸时,刘婳真的也尽力了。如果是以前的刘大军,他要负担他自己的小家庭,他还要给自己这个母亲每月一定的生活费,算是生活压力比较大了。除了这个,他还要夹在守寡母亲和自己妻子中间,调节所谓的婆媳矛盾。

但自己来了,她从一开始就是刻意的讨好着罗珍珍,尽量的不跟对方起冲突。知道年轻人喜欢什么,后续他们要带着孩子搬出去时,她也举起双手双脚赞同了。

负担对方的巨额医疗费的一部分,自从她过来后,她就没有要对方的一分钱。不让他碰到任何的婆媳矛盾,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她都没有再让他担心和出过钱。

作为一个母亲,刘婳感觉也可以了。

甚至按照华夏人的传统,她名下的房子和铺面,未来肯定有他的一份。所以刘婳真的感觉,可以了,足够了。

至于刘家的老小,那个她只在穿越过来后见过几天的刘小军。刘家的情况最开始不好时,他是给家里寄过钱的。如果按照书里的剧情,他后面都是要从部队出来,然后迎娶他的嫂子。最后他嫂子一走,他莫名其妙的成为二婚。之后这个家里的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他的身上,他到四十多了,最后才会幸运的找到一个跟他年龄相仿的二婚妻子的。反正在原著中,他的一辈子就是被家里,被他的母亲和哥哥留下的孩子,生生的给拖累的。

但到了现在,除了最开始他寄了两个月钱外。等到后来,她开始赚钱了,她就没有再要过他的钱。她不但不要,偶尔的时候,她其实是给对方偷偷打钱的。他的那个哥哥,刘婳也听说过对方会偶尔给他打一点点零花过去。

没有家庭的拖累,他这辈子算是过的非常潇洒了。